“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关键是让群众认可,主动参与种植方式的变革。”7月25日,在山东省禹城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生长情况观摩会上,禹城市委常委、副市长周蕾表示。
今年,禹城坚定扛牢粮食生产政治责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超额完成13.46万亩种植任务,实施大豆产业振兴“一二三”工程,打造百亿级产业集群。为打赢这场硬仗,坚持让群众满意工作总基调,工作中处处为群众着想。该市成立一个工作专班、五个领导小组,成立正科级大豆产业发展中心,组建专班推进。书记、市长等市级领导分包镇街,把会议开在田间地头,一线发现问题,一线解决问题。乡邦种植合作社刘厚鑫感动地说:“6月种植窗口期,他们天天盯在田间地头,晒得和我一样黑啦。”
广泛宣传发动,实行党员干部、科技专家、基层党组织“三下沉”。群众普遍担心“大豆种植要机械没机械、要技术没技术,能不能种好,种下去能打多少粮食,心里没谱”。因此,让人到地块、让地块到人,一块豆田一名党员干部、一名农技专家,画图划定地块,沙盘推演做工作。实施农机合作社下划管理、摸底农机和农机手,让农机等地、不让地等农机。一系列的工作,让群众自己认领种植任务,让农机合作社自己扛起种植责任。梁河新村种粮大户丁建军,种植规模700亩,是村里规模最大的种植户,他说:“我作为种粮大户,除了搞好经营,还要有社会责任。”
设立四级指挥田,规模种植、标准管理,一级带着一级干,手把手教给群众种植。聚焦新型经营主体、企业,禹城市提出“市级建园、镇级建方、村级建田”,引导群众规模化种植,一年做示范,两年全覆盖。在房寺镇建设一处市级5万亩示范园、10个镇街分别建设一处1000亩示范方、466个行政村分别建设一处200亩示范田,辛寨镇、辛店镇都遇到造墒、晾墒问题,前期高温、干旱造墒,后期下雨晾墒,种植窗口总是把握不好。针对他们的情况,四川农业大学、德州农科院专家团队及时指导“开药方”,农业农村局13支科技服务队协调机械管种植,确保两个镇圆满完成任务。
出台激励扶持政策,让群众吃上“定心丸”,踏踏实实种田。四川农业大学、德州农科院专家团队手把手给群众算种植帐,手把手教给群众把握“选良种、扩间距、索株距”三个技术关。市财政拿出2000万专项资金,补贴新型经营主体、农机合作社。产业龙头禹王集团与种植户签订保护收购价,探索“期货+保险”机制。鼓励农机企业自主研发复合式种植、植保、收割机械,禹城市天明机械公司生产的复合式喷药机解决群众植保难题新闻。公司相关负责人张天明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不仅改变了农民的耕作方式,也给我们企业带领挑战和机遇”。
推广“四二式”种植模式,让产量说服群众。禹城市2017年就与四川农业大学合作,试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掌握了第一手经验和资料。房寺镇子轩农场作为一批“吃螃蟹”的种粮大户,2018年30亩,2019年种植850亩,2020年种植100亩大田实验、100亩人工试验,实现玉米亩产568公斤,大豆亩产121公斤的可喜成果。四川农业大学雍太文教授作为试验带头人,经过多年探索与试验,实现“玉米基本不减产,大豆又白捡”目标,让农民有账可算,有钱可赚。今年,他在房寺镇开展200亩核心示范田、1000高标准示范田,开展配置、品种、肥料、出苗和秸秆利用5大项、53小项试验,为群众高产创建,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让群众真正感受到“依靠科技多挣钱”。
6月11日,黄淮海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现场观摩仪式在禹城召开。禹城市13.46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是规模试验,以实际行动为黄淮海地区复合种植蹚路子、作样板,努力构建百亿元级的大豆产业集群。
消费界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媒体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发送邮件:Jubao_404@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投诉举报邮箱: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赢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76428号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53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