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绑定投资者利益
公募新品蓄势待发
5月7日,《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发布。这一文件强调了"以投资者为中心"的核心理念,旨在通过产品创新和机制优化,进一步提升投资者的参与感与收益体验。
从兴证全球基金的视角来看,《方案》是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最具系统性、前瞻性的监管举措之一。该《方案》聚焦于以下三大关键领域:首先,优化考核评价体系,建立以投资者实际收益为导向的评估机制;其次,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作用,明确产品定位与投资风格;最后,鼓励权益类产品的创新发展,完善利益绑定机制。
回顾过去三年(2019-2021年),部分主动管理型基金因追求快速扩张而忽视质量控制,导致整体收益水平不尽如人意。这不仅影响了投资者的信任度,也暴露了行业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方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方面鼓励优质权益类产品的扩容与创新;另一方面通过调整收费模式、优化考核体系等手段,引导基金管理机构强化"以投资者为中心"的经营理念。
据悉,在《方案》发布后,新一批浮动管理费基金即将推出。这类产品将采用基于业绩表现的浮动收费机制:对于符合持有期要求的投资者,根据产品实际收益情况确定具体费率水平。具体而言,若产品表现优于同期基准,则适用标准费率;若表现不佳,则适当降低费率;如果显著超越预期目标,则可能提高费率或增加管理人的业绩报酬。
据业内人士透露,这批新产品预计将由头部基金公司上报,采用三档收费模式。以年管理费率为1.2%为例:当产品表现优异时,费率可能上浮至1.5%;若表现符合预期,则维持1.2%不变;如果表现不佳,费率将降至0.6%。这种机制能够有效激励管理人与投资者利益深度绑定,实现风险共担、收益共享。
嘉实基金总经理经雷表示:"投资者是市场的基石。只有让投资者真正感受到投资回报,才能促进公募基金更好地发挥连接个人投资者、实体企业和资本市场的桥梁作用。"
自1999年推出以来,浮动管理费基金历经多次市场检验。特别是在2023年的费率改革中,20只试点产品集中发行,涵盖了挂钩业绩、规模和持有期等多种浮动费率模式。
截至当前,采用浮动收费机制的产品表现参差不齐。在长期投资视角下,价值投资和长期主义将成为未来最重要的投资理念。某基金公司副总经理指出:"过去存在的种种偏差,源于投资者、基金经理、股东和销售机构之间的利益不完全一致。《方案》的实施将使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的利益更加紧密地绑定在一起,这对产品管理和提升投资者回报都将产生积极影响。"
消费界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传播内容仅以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我们会及时处理,举报投诉邮箱:Jubao_404@163.com,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赢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76428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53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