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何漪
一方面,公募基金行业规模持续增长,屡创新高;另一方面,基金公司子公司的规模却出现快速下降。二者业务发展呈现“冰火两重天”的境况。
日前,信达澳亚基金挂牌转让其全资子公司信达新兴财富(北京)60%的股权,起拍价低至20万元。此消息一出,立即引发市场关注。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基金子公司面临的挑战和转型压力,以及基金公司积极调整业务战略规划的趋势。
在业内人士看来,公募基金需要顺应监管要求,根据自身优势和市场定位,走出特色化发展路径。目前,基金公司正在发力专业子公司,迎来差异化发展的2.0时代。
有序清理子公司
近日,上海联交所网站信息显示,信达澳亚基金正式挂牌转让旗下全资基金子公司——信达新兴财富(北京)60%股权。据悉,信达新兴财富(北京)仅有1位员工,净资产为32.89万元。信达新兴财富(北京)整体估值为33.91万元,其60%股权对应的转让价格为20.35万元。
信达澳亚基金表示,此举是公司调整业务战略规划的重要举措。目前,公司决定收缩专户、子公司业务,未来将更加专注于公募业务发展。
据了解,信达新兴财富(北京)现有的1个资产管理计划已逾期未能收回,最终的回收期、回收金额存在不确定性。“公司将依法依规处理产品,稳妥推进风险出清,暂时没有继续展业或考虑业务转型的计划。”信达新兴财富(北京)表示。
此前,2024年6月,摩根基金旗下基金子公司尚腾资本因决议解散,拟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注销登记;因业务发展长期低于预期、始终未能盈利、且未能找到适合的可持续展业模式,华泰柏瑞基金在2022年注销了专户子公司柏瑞爱建资管。
一位基金业资深人士表示,基金子公司牌照优势消失后,一些不具备主动管理能力的基金子公司经营困难。基金公司通过股权转让、解散等方式调整业务方向,不失为可行之举。
母公司发展遭拖累
十余年来,基金子公司从快速繁荣到大幅收缩,业务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尤其是风险事件频发,基金子公司业务收缩,还拖累了母公司业务发展。
2012年,《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管理暂行规定》发布后,基金子公司业务破冰、开闸。由于牌照业务范围较广,基金公司陆续申请基金子公司,发展非标业务。经历一段野蛮扩张时期,基金子公司业务规模在2016年突破11万亿元。
在此期间,基金子公司频频爆出风险事件,大大影响了公募基金公司的信誉和品牌。此前,万家共赢、金元百利、华宸未来资管等3家基金子公司因存在委托不具有基金销售资格机构销售资产管理产品、进行有失公允的关联交易、重要信息未及时向投资人披露等违规行为,被中国证监会采取责令整改、暂不受理公司业务备案的监管措施。同时,上述3家公司的母公司万家基金、金元惠理、华宸未来因管理失责被暂停业务申请。
随着监管层持续推进风险控制、规范化管理,基金子公司发展面临较大的压力。尤其是基金专户子公司在去年开启分类监管,A类公司或可从事非标、ABS等多种业务,B类和C类不能参与ABS等业务,D类公司风险隐患较大、持续经营能力不足,面临被动退出。受此影响,基金子公司规模大幅下滑,在今年一季度末仅剩1.22万亿元,8年缩水了近九成。
“首批公募REITs的其中一个项目,原本是我们团队的资源。因为子公司出现较大风险事件,没评上A类机构,我们错失了转型公募REITs的好时机。”上述基金业资深人士说。
深圳一家基金公司相关人士表示,当前,公司的子公司业务基本停滞,不可能增加投入了。“子公司还有一些存量产品,正在运作中。等产品退出来后,公司会稳妥地处理子公司遗留问题”。
寻求差异化发展
随着风险有序清退,基金子公司聚焦主业、专业,进入差异化发展2.0阶段。
《关于加强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监管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意见(试行)》提出,支持聚焦主业有序设立专业子公司,更好服务实体经济与居民财富管理。
业内人士分析称,当前,基金子公司更强调规范性、专业性,以及聚焦母公司竞争优势,明晰主业,精准定位,专注有特色的资产管理业务。以红土创新基金子公司为例,深创投红土资管在公募REITs项目发行、存续期管理、业务创新等方面展现出了突出的优势,获评2023年度深交所债券市场“优秀REITs中介机构”。
设立专业化基金子公司,成为行业共识。6月,汇添富基金获准设立全资子公司汇添富基金销售有限公司,其业务范围为证券投资基金销售;华夏基金在去年获准设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子公司华夏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
此外,广发基金申请设立股权子公司、华夏基金申请设立运营服务子公司、创金合信基金申请设立运营服务子公司、易方达基金申请设立销售子公司等均已获得反馈意见;博时基金、招商基金、中航基金正在申请设立REITs子公司等。
汇添富基金董事长李文表示,公募基金打造一流投资机构,须在集团化管理、子公司业务战略、国际化布局、后台运营业务外包等方面积极开展组织创新,推动实现特色化发展。
消费界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媒体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发送邮件:Jubao_404@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投诉举报邮箱: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赢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76428号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53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