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妆行业一直是假冒伪劣的高发地带。蹭流量的明显假货、从名字到包装的以假乱真、去专柜用假换真的措手不及......层出不穷的作假手段对消费者的权益和使用者的健康都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危害。
口红、粉底液等都是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如果使用了含劣质、不合规原料的假冒产品,其中的有害成分轻则损伤皮肤,重则危害健康。而且,假冒产品无法查证生产来源,事后维权渠道窄,索偿难度大。坚决抵制假冒伪劣产品,是对消费者的全面负责。新锐国货彩妆品牌INTO YOU心慕与你便是行业中维护消费者权益的中坚力量,一直行走在打假维权的漫漫长路上。
双向奔赴 消费环境同守护
2019年底,INTO YOU以行业首创的唇泥产品迅速在彩妆界站稳了脚跟,随之而来的巨大热度也带来了不少假冒伪劣的产品,INTO YOU注意到,消费者在购买时很难分辨真假产品,消费者的安全问题不容小觑。为此,近些年来,INTO YOU一直大力打击假冒品牌和侵权店铺。据INTO YOU内部数据显示,2022年至今,品牌共发起投诉共6576起,通过投诉、警告以及其他合法维权手段,打击涉及侵权店铺2696个、假冒产品链接3177个。针对售假情况,INTO YOU通过律师函、公司函、民事诉讼、刑事打击等手段司法维权50次。
此外,INTO YOU还与阿里平台共建“假货特征辨别机制”,与拼多多建立了极速处理通道,得到了消费者的积级反馈,成效良好。尤其是在拼多多平台, 2023年下半年开始,假货基本肃清;2023年9月以来,INTO YOU与小红书平台合作,以消费者反馈的假货线索为基础,共计清退售假店铺165家。在消费者、品牌和平台的三者联动下,线上假货销售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为了更好地维护消费者权益,2022年开始,INTO YOU在线上建立了全面的假货举报机制,官方微信公众号上线“授权店铺查询页面”和“假货举报入口”,在收到举报链接后,公司内部会协调各部门逐条分析举报内容,排查摸索假货来源,采取多项合法维权手段,例如奔赴货源地立案,进行民事诉讼,要求部分侵权人出具手写致歉声明并在官方渠道进行公开等,争取在第一时间切断售卖,捍卫消费者权益。
INTO YOU在全平台普及的真假鉴别教程,也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支持与响应。在大家的积极配合与反馈下,截至2023年12月31日,INTO YOU后台共收到4733条举报信息,涉及售假店铺1783家。消费者的每一次数据上传,以实际行动支持正品的行动,都对品牌打假提供了极大的助力,为INTO YOU的维权铸就了坚实的后盾。INTO YOU全面启动打假行动取得的成效,是与所有消费者双向奔赴的胜利!
唇炎背后的真相
在全面打假的过程中,INTO YOU也发现有不少用户在社交平台发帖,称使用INTO YOU的产品后出现了唇炎等不适症状,在关注到这一情况后,INTO YOU内部高度重视,立即将相关产品送检。根据品牌质量检测报告显示,样品所检项目符合《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要求,重金属和菌群等重要检测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经过部分热心消费者的辨认,出现唇炎问题的消费者使用到的INTO YOU产品可能为假货。而据以往专业机构调研的公开资料显示,不少彩妆假货被检测出重金属和菌群超标,这极有可能是导致唇炎的罪魁祸首。
据INTO YOU调查,2022年开始,假货首先在以拼多多、淘宝为代表的电商平台爆发,后逐步转移到小红书、咸鱼、1688等平台,如小红书平台“悠泽小可乐的店”、1688“深圳市岩荣贸易有限公司”、拼多多“大女主彩妆美妆店”都是典型的售假店铺。在售假冒伪劣产品中,女主角唇泥占比高达90%,也有不少水雾、空气、罐装等系列产品,到手价格多在19块9以下。
假货产品除了售价远低于市场价以外,通过观察其外观与包装也是有效的鉴别手段之一。相比于正品,假货的包装条形码模糊,部分文字被遮挡,且产品质地油腻,上妆后无法达到正品唇泥的哑光效果。为了逃避责任,商家还会在商品标题中模糊品牌名称,用以迷惑消费者。
INTO YOU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时注意鉴别以上渠道、价格和包装的产品,在收到货后,可关注INTO YOU官方公众号进行正品验证!
官方购买 多重验证有保障
在此,INTO YOU也呼吁,品牌在微信小程序、淘宝、抖音、小红书、拼多多平台均设有官方旗舰店,请广大消费者认准方购买渠道,正品有保障。
在购买时,可通过INTO YOU心慕与你官方微信公众号,点击右下角“发现更多”,进入“合作商家查询”入口,查询商家资质;
在购买后,进入“正品查询”入口,输入相应防伪条码,查询是否为INTO YOU正品,如遇假货,可立即进行假货举报。INTO YOU时刻与打假一起,共同守护良好消费环境。
假货横行,损害的是消费者的直接权益,INTO YOU坚决打击假货,是为了给消费者创造一个有序良好的市场环境,更是为了维护使用者的健康与安全。未来,INTO YOU也会秉持初心,坚决打假防假,用行动守护每一份支持,与消费者一起,共同向“假货”说不!
消费界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媒体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发送邮件:Jubao_404@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投诉举报邮箱: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赢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76428号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53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