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冷春柳
自2022年11月25日迄今,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启动执行己满大半年。总体来看,个人养老金制度开局良好。此外,专业人士还表示,现阶段个人养老的参与人数与平均交费信用额度仍比较低,要发展壮大个人养老,还需要从制度完善、投资讲座、提高长期投资等多个方面下手。
存款商品市场优势显著
从个人养老可投资理财产品来说,新闻记者依据东方财富网Choice、我国银保信等平台信息统计分析,现阶段个人养老商品一共有669只。在其中,存款商品465只,比重近七成;资管产品149只,占有率22.3%;保险理财产品32只,投资理财产品23只。
“现阶段个人养老的产品构造有理有据。”普华永道中国金融行业企业咨询管理合作伙伴周瑾对《证券日报》新闻记者分析认为,参与个人养老得先设立资金帐户,金融机构具备市场优势,在账号设立和争夺顾客的市场竞争之中最积极主动,拓客以后,根据存款商品吸引用户资产也名正言顺,因而存款商品在个人养老商品之中具备市场优势;而其他类型个人养老商品则需要经过产品外观设计、管控上报和渠道连通等各个环节,在跟踪节奏感上面稍慢。
但是,周瑾还表示,消费者对于个人养老产品需求是多元化的,不一样战略的资产配置才能达到不一样股票投资风险和收益率预估。将来,股票基金、保险投资理财等个人养老产品会更丰富,顾客配置挑选也就越多。
从个人养老执行情况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负责人之前表明,截至今年3月底,个人养老参与总人数3324数万人。虽然开局良好,但另一组资料显示,截止到3月底,进行资产存放的不够1000数万人,平均贮存水准仅约2000元,间距抵税限制也有很大区域。
我国保险资管协会实行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曹德云详细介绍,现阶段创建个人养老金账户总数占基本上医疗保险参保总数占比比较低,已交费总数占创建帐户总数占比比较低。
中国社科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全球个人社保研究所理事长房连泉表明,就目前设立个人养老金账户人数及其缴交额度来说,投资人的犹豫心理状态仍较为明显。
适度提高免税额度
在中国养老保障体系三大支柱中,第三支柱的建立刚起步,个人养老被寄予希望。业内人士表示,要发展壮大个人养老,还要不断完善规章制度,包含往上适度提高免税额度、往下激起非经营者群主动性、持续推进消费者教育等。
依据政策,本人养老金缴费者每年可按1.2万元额度给予抵扣,长期投资暂时不缴税,领到收入实际税率为3%。
往上适度提高免税额度层面,清华五道口金融学校中国保险业与养老保险金研究所科学研究责任人朱俊生提议,适当增加抵扣额度,提升避税实际效果,提升吸引力;与此同时,能够探寻扣减信用额度与社平工资提高指数化相关联的调整机制,动态性提升税前抵扣信用额度。
往下激起非经营者群主动性层面,房连泉提议,根据制度体系来激发非经营者群主动性,比如对心低收入群体全过程免税政策。
南开大学金融学院养老服务与健康管理服务研究院院长朱铭来表明,能够探寻从非税款视角激发非经营者群主动性,包括对低收入群体参与个人养老按一定比例补助,完成对不一样人群的适用,激起更多人群的热情。
国寿人寿保险高级副总裁詹忠提议,可以适当选用政府补贴等形式,鼓励非税群体添加个人养老,并明显提高本人养老金缴费信用额度限制,强化措施激励做大做强第三支柱经营规模。
在消费者教育层面,周瑾表明,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推出和多方位宣传策划,不仅提高了大家对于该规章制度自身的认识,并且对广义上养老服务金融体系文化教育起到了积极意义。在个人养老金制度覆盖面积以外的群体也是有养老金融的需要,这一市场其实比个人养老销售市场更高,也应该是各种金融企业突破的朝阳行业。
最近好几家保险公司体现,在个人养老四类产品上,仅保险理财产品项目投资必须“双录系统”(同步录音录像),提高了顾客购买保险难度系数,提议进一步完成同一业务流程统一管理。
对于此事,有专家指出,保险理财产品较为复杂,“双录系统”的确等同于在挑选阶段得多一道槛,这样会使一部分顾客感觉不便;但保险理财产品也存在着独特优势,要加强消费者教育。
朱铭来表明,在现在的个人养老产品上,保险唯一可以对抗长寿风险、既保证了盈利又很有可能享有绝对收益的商品。喜好商业保险得人并没有因为“双录系统”而放弃了选购。
专业人士还强调,个人养老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将来产品将更丰富。长远来看,不同种类的金融理财产品还是要拿“投资回报率”这一强势指标值来说话,主要表现好产品后期吸钱水平就也更强。除此之外,个人养老是名副其实的长线投资,不可过度关心短期收益的变化。
消费界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媒体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发送邮件:Jubao_404@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投诉举报邮箱: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赢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76428号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53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