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立
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对低热量、无糖食品的需求大幅增加,这也为上游代糖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宣布正式批准“D-阿洛酮糖-3-差异构酶被列入食品工业酶制剂的新品种。据了解,该物质作为食品工业酶制剂,主要用于催化D-果糖制成D-阿洛酮糖(以下简称“阿洛酮糖”)。业内普遍认为,该酶制剂的批准将加快阿洛酮糖国内销售的合法化。
《上海证券报》记者在调查糖产业时了解到,上市公司已经布局了阿洛酮糖,并进行了大规模生产。”自阿洛酮糖投产以来,所有产品都出口到海外。生产线已满负荷生产,产品供应短缺。”5月25日,百龙创新园区相关负责人告诉《上海证券报》。
代糖界的“新宠”即将到来
“阿洛酮糖已成为海外最热门的食品原料添加剂,预计它将成为继甜菊糖和赤苔糖醇之后另一种席卷世界的热门天然甜味剂。”最近,一家生产功能糖的上市公司告诉记者,阿洛酮糖已被美国、墨西哥、智利、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新加坡、韩国、日本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批准为食品。
上述负责人表示,人工代糖(糖精钠、三氯蔗糖等)经历了1.0时代。)、在2.0时代的天然代糖和糖醇之后,我国代糖产品有望迎来以阿洛酮糖为主的3.0时代。
为什么阿洛酮糖有望成为代糖界的“新宠”?
“这是一种新型的低热量甜味剂,甜度相当于蔗糖的70%,能量仅为蔗糖的0.3%。阿洛酮糖还具有特殊的生理活性,在减少糖吸收和调节身体功能方面具有应用价值。”一位业内人士介绍。
据了解,阿洛酮糖是甘蔗糖蜂蜜、水果和葡萄干、无花果、猕猴桃和红糖中发现的一种天然成分。正常情况下,阿洛酮糖呈白色粉末状,水溶液为无色透明液体。它是果糖的一种差异构体,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但含量很少的单糖。
据专业人士介绍,与其他甜味剂相比,阿洛酮糖可与蛋白质或氨基酸发生美拉德反应,具有突出的凝胶特性、发泡、乳化稳定性和良好的抗氧化能力。它可以改善食品的质量结构、味道、颜色和味道,减少食品加工和储存过程中的氧化损失,延长货架期,在烘焙和烹饪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
许多上市公司已经实现了量产
记者从采访中了解到,由于技术壁垒高,目前国内只有少数企业有阿洛酮糖生产能力。在a股上市公司中,百龙创园、保龄宝、三元生物、金河实业等公司已提前布局。
“从代糖的发展趋势来看,天然甜味剂是主要方向。从产品毛利率来看,阿洛酮糖的毛利率因细菌转化率和纯化率而异,因此产品毛利率不同。但可以肯定的是,它比赤苔糖醇和其他产品要高得多。”一家上市公司的负责人告诉记者。
“自阿洛酮糖投产以来,生产线一直满负荷生产,产品供不应求。25日,百龙创园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公司是中国第一家和世界第三家工业生产公司,实现了阿洛酮糖的出口。目前,阿洛酮糖的生产和销售在世界上排名第一。据了解,自2014年以来,公司一直专注于研发结晶阿洛酮糖等新一代产品,并于2019年实现了大规模工业生产。公司正在建设1.5万吨结晶糖项目,预计投产后年产能在2万吨左右。
保龄宝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于2020年下半年完成了1000吨试点生产线的改造,形成了7000吨阿洛酮糖产能,掌握了1万吨工业化的核心技术。目前,公司的阿洛酮糖产品均用于出口,主要销往美国、日本等已批准使用的国家和地区。
记者从三元生物了解到,2022年,公司投资建设“年产2万吨阿洛酮糖项目”。其中,去年年底试生产了2000吨生产线,预计今年将完成剩余生产线。目前,阿洛酮糖主要销往美国、南非等地。
代糖业的繁荣预计将恢复
今年以来,一些代糖产品在供应过剩的情况下陷入了价格竞争。
以曾因“0”糖泡水风靡一时的赤苔糖醇为例,2021年赤苔糖醇价格最高达3万元/吨,但2022年上半年赤苔糖醇价格已跌至1.4万元/吨至1.6万元/吨。此后价格继续下跌,目前赤苔糖醇报价已跌至每吨1万元左右。
根据百川盈孚的数据,目前国内三氯蔗糖产品价格约为17万元/吨,年内跌幅已超过40%;安赛蜜价格约5.5万元/吨,年内跌幅约28%。受代糖价格下跌的影响,一季度很多行业上市公司业绩并不理想。
然而,记者在一次采访中了解到,随着夏季的临近,饮料行业的需求增加,加上一些糖产品的早期囤积逐渐消化,糖的下游需求有所改善。此外,业内人士对该行业的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
山东某功能糖龙头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代糖已经成为一个概念,已经应用于各种食品,尤其是在夏季。”。
保龄宝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在食品行业储备了大量的应用配方,下一步将努力进行功能评估和使用体验。公司建立了完善的健康成分体系,可以满足客户的多样性和个性化需求,功能糖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公司将以专业的态度为客户服务,加强膳食纤维、低聚糖等产品的功效研发,开发新客户、新领域、新应用。”。
消费界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媒体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发送邮件:Jubao_404@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投诉举报邮箱: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赢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76428号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53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