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四个月,全国新增减税、减税、减税4689亿元
有效减轻经营主体负担 私营经济受益最大
◎记者 李苑
荣海楼,国家税务总局收入规划会计司司长,26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今年前4个月,全国新增减税、减税、减税、减税4689亿元。其中,两批继续优化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增加3083亿元,增值税减免、退税等其他政策增加1606亿元,有效减轻了经营者的负担。
根据政策,月销售额不足10万元的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政策,新增减税1038亿元,惠及2211万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从3%降至1%,新增减税400亿元,惠及483万纳税人;继续实施分阶段降低失业保险费率的政策,新增减税521亿元,惠及1434万纳税人;小微企业新减税473亿元,惠及412万纳税人;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新减税290亿元,惠及166万汽车买家。
从经济类型来看,包括民营企业和个体经营户在内的民营经济纳税人新增减税、减税、减税超过3393亿元,占70%以上,受益最大。在民营经济的各个行业中,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占最大比例,累计减税减费1629亿元,占48%。在各类民营经济主体中,小微企业优惠力度最大,新增减税、减费、减税1958亿元,占57.7%。
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全国税务检查部门依法查处了3.16万名非法纳税人,挽回了528亿元的各种税收损失,有效规范了税收经济秩序。
国家税务总局发言人、办公厅主任黄云表示,国家税务总局以高风险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为重点,依法坚决打击各类逃税欺诈行为,扩大和升级多部门规范化,打击虚假税务欺诈工作机制,进一步提高税务相关案件调查的整体效率。
据报道,今年,税务机关对“假企业”、“假出口”、“假申报”等严重违法行为进行了严厉的调查和打击,并没有放松。2023年1月至4月,全国对虚假发票140.6万份进行了调查检查,挽回了37.35亿元的出口退税损失。
同时,税务机关重点关注高风险重点产业、重点领域、重点领域和重点人员,充分利用税务大数据进行风险分析和准确选择,重点查处若干重大案件。自2023年以来,税务机关组织对部分利用研发费用加扣除逃税的企业进行调查处罚。同时,重点关注医药、农产品等虚假高发行业,推动虚假案件来源890户,依法调查处理协助纳税人逃税的非法中介机构。
“税务机关与公安、检察机关、海关、中国人民银行、外汇管理部门密切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跨区域、跨部门的数据共享,共同研究和判断犯罪团伙,实施准确打击。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扩大联合打击机制下部门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促进构建从行政执法到刑事司法的新局面。”黄云说。
消费界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传播内容仅以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我们会及时处理,举报投诉邮箱:Jubao_404@163.com,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赢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76428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53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