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吴珊见习记者方零晨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2022年金融行业总体销售业绩承受压力。但是,截止到3月29日晚记者发稿时,从已公布的7家上市券商2022年年度报告来说,证券公司在两融业务层面不缺闪光点。
采访业内人士认为,两融业务的高速发展不仅丰富了券商公司收益,也推动了证券公司别的业务发展。可是,两融业务发展趋势存在的问题也不能忽视,证券公司需积极主动面对挑战。
两融业务获现行政策扶持
实际上,两融业务发展过程中持续得到相应政策扶持。2022年10月份,中国证券金融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证金融”)公布总体下调整融资费率40个百分点;同年同月,沪深交易所公布扩张两融标的个股范畴。而转融通做为两融业务的主要配套设施规章制度也逐步完善,2023年2月21日,中证金融社会化转融资担保业务示范点正式启动,社会化转融资担保业务采用“灵便时限、竟价利率”交易规则,证券公司能够自由选择时限,自行申报利率,转融资交易根据竞价模式进行。现阶段,中证金融社会化转融资担保业务示范点正式启动已逾一个月,伴随着转融通体制的改善,两融业务进一步发展。
据Choice数据显示,截止到3月28日,A股市场两融余额达16115.46亿人民币,占A股总市值的占比为2.27%,较今年初1月3日的15451.71亿人民币增加了663.75亿人民币,较2月21日的15821.66亿人民币增加了293.8亿人民币。
“总体来看,体制的改善有利于两融经营规模扩充、提高市场效率。”西部证券非银金融首席分析师罗钻辉对《证券日报》记者说,伴随着转融通体制的改善,行业市场人气值有希望提高,客户满意度会逐步回暖。相信随着国家扶持政策不断落地式,金融市场配置效率有希望进一步提升,两融经营规模有希望扩张。
在已经公布2022年年度报告的上市券商中,一部分证券公司在两融业务方面表现较为突出。
具体而言,截止到报告期末,国联证券完成顾客股票融资总授信额度697.09亿人民币,同比增加5.03%;股票融资贷方余额为89.64亿人民币,融资融券交易完成息率收益5.68亿人民币。中投证券报告期末融资融券余额800.34亿人民币,年底融资融券市场占有率为3.14%,较上一年同比增长0.67%。而方正证券报告期末融资融券余额为262.55亿人民币,融资融券交易完成收益22.53亿人民币。
机遇和挑战共存
谈起两融业务发展成证券公司与市场所带来的积极主动效用,光大证券非银金融首席分析师胡翔对《证券日报》记者说,相对于证券公司而言,两融业务的高速发展使证券公司收益更加多元。不仅成为奉献证券公司贷款利息金收益的主要来源,还对券商行业总体营收的提高及其净资产回报率能力的提高起到十分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两融业务发展壮大,对券商公司相关业务也有一些辐射效应,若为项目投资资管业务提供了更多方案和专用工具挑选。
他进一步表示,对市场来说,股票融资形成了非常重要的杠杆工具,促使技术专业投资者的路径选择工具等挑选更为多元化,有利于专业投资人的潜力发展壮大;从融资融券方面来讲,大幅提升了市场定价效率,从原来的单边市场成了双边市场,能做多也可以做空。
但是,现阶段两融业务的高速发展正面临着一些考验,罗钻辉表示,与完善金融市场对比,目前我国融券业务在整个两融业务经营规模占非常小,融资融券交易发展趋势存有不对称问题,不可以充足完成股票融资对冲风险作用。截止到2023年3月27日,融券余额占两融总体体量的占比为5.91%,而3月份至今融券卖出额在两融成交额中的比例仅是6.16%。
“全面注册制环境下,涨跌停与标的证券标准进一步释放压力,两融业务准入条件有一定的放宽。在两融业务迅速发展、投资人要求慢慢回暖的今天,两融业务进行与风险管控对证券公司有一定考验。”他进一步填补。
胡翔表明,“在风险管理领域,金融行业必须高度重视。尽管现在两融销售市场仍处于十分健康的状态,业务流程市场集中度并不是很高。但两融业务的贷款担保占比总体水平是比较高的。假如遭遇销售市场系统化的下行压力,对一部分企业的信贷资产质量和流动性管理是否会带来一定的考验,这值得深思和高度重视。”
证券公司如何应对两融业务发展中考验?
罗钻辉觉得,从融券业务角度来讲,证券公司可通过建立多元化转融券券源筹资方式,深层次拓展客户融券业务要求,把握住转融通业务销售市场暴发机遇,提高融券业务买卖比例;从客户关系管理角度来讲,证券公司可建立全方面的融资融券交易分类分级保障体系,提升客户结构,构建客户至上的工作管理管理体系;对于两融业务风险管控,证券公司可以通过金融科技赋能,科学合理评定与鉴别经营风险,加强技术手段在业务开拓、授信管理、风险管控、经营管理等全过程的使用,提高风险性管理能力。
消费界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媒体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发送邮件:Jubao_404@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投诉举报邮箱: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赢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76428号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53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