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费天元
工业应用的广度和深度是衡量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重要标准。今年是中国铜铝期货上市30周年。近30年来,中国铜铝期货与现货行业深度融合,期货市场服务有色金属行业的能力不断提高。产业与金融的结合为中国有色金属行业的顺利运行提供了重要保障。
在第20届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上,《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了两位有色金属行业的“老兵”,听取了他们对铜铝期货发展和产业融合持续深化的个人感受。
成熟的概念承载着话语权的提升
李志华是上海期货交易所第一批“红色背心”,现任上海京盛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1992年,李志华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兰州分公司工作,与上海期货交易所前身上海金属交易所开业一致。他被公司指派到上海学习期货,并参与交易。
李志华只能通过“实战”积累经验,因为当时很难找到期货交易的参考书。“当时国内有色期货市场投机占主导地位,交易量不大,所以价格经常暴涨暴跌。”李志华说,在国内有色期货的起步阶段,由于交易量占全球比例较低,国内外信息不透明,国内期货只能作为海外的“影子市场”。
在那些年里,李志华经历了盈利的喜悦和削减头寸的痛苦。在他身边,无数的前交易明星最终倒下,一批新面孔涌入。这些经历最终让李志华明白,规避风险是“长期生活”的唯一武器,期货市场实际上是一个“购买保险”的地方。
2000年,李志华成立了上海靖盛金属材料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铜、铝等有色金属的现货贸易。李志华笑着说:“当我以前不太了解期货时,我靠运气赚了一些钱;现在我真正了解期货,我专注于套期保值。”。
如今,上海靖盛利用期货工具从上游收货到下游销售,严格套期保值,充分发挥了贸易商在行业上下游之间的“水库”功能。近年来,上海靖盛的铜年销量可达80万吨,也是中国最重要的电解铜进口商之一。
除了对期货功能有更深入的了解外,李志华和上海靖盛的成熟也离不开国内有色金属期货的日益繁荣。“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国内铜期货的交易量增长了100倍以上,铝期货的交易量增长了500倍以上。目前,上一期铜的交易量已占世界的20%以上,已经摆脱了‘影子市场’的局面。”李志华说。
李志华认为,近30年有色金属期货市场的发展也是国内有色金属行业稳步推进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过程。”正是通过充分参与期货市场,有色金属行业的企业才能越来越强大,最终走向国际化,参与全球矿山开发和冶炼厂投资,促进国际贸易的多元化。”
期货定价已成为行业共识
云南铜业作为中国最大的铜冶炼企业之一,于1998年上市。上市后,公司成立了期货部门,专门从事套期保值工作。云南铜业首席市场分析师张建辉是公司期货部的老手之一。他向记者介绍了铜期货行业从陌生到完全融合的变化过程。
张建辉说:“1998年,相当一部分国内铜业仍然是区域定价,期货价格更多地作为参考。产业链只有部分套期保值,部分使用期货市场。”。
随着铜期货的不断发展和行业对期货工具的深入了解,越来越多的企业接受了“期货价格作为现货定价的基准”。“多年来,该行业最大的变化是利用期货价格来服务于现货定价。期货价格作为现货定价条款的一部分,已直接嵌入国内现货销售合同。”张建辉说。
张建辉认为,将期货价格直接转换为现货结算基准价格已成为该行业的共识和实践。该行业已从间接参考转变为直接使用期货,期货价格已深入实体企业。”目前,从矿山、冶炼厂到下游铜杆、电线电缆、铜贸易,整个产业链都围绕着期货价格,只是在期货价格的基础上增加或减少折扣或不同的价格范围。”
张建辉认为,对于实体企业,产业链都围绕高度开放透明的期货价格运营,一方面有利于企业制定生产经营计划,包括分析近期价差、内外价差趋势;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企业通过期货市场直接管理价格风险,方便企业评估现货价值,准确计算买卖双方权益价值的增减和风险监控。此外,公开透明的价格还可以解决交易双方的价值判断依据和信任问题,提高运营效率。
张建辉还特别提到了国内期货品种相对海外的比较优势:“近年来,海外市场出现了负石油价格和非常规伦镍上涨等事件,明显以投机基金为主,导致价格变化非常不合理,甚至导致海外金融市场的动荡。相比之下,中国的有色期货市场在管理方面相对全面。”
经过30年的发展,铜期货已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三大铜期货市场之一。铜期货已成为国内铜现货贸易的定价基准,与铝、锌、铅、镍、锡期货形成了完整的有色金属品种系列。在此过程中,期货服务实体经济的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功能不断增强。国内有色金属行业已成为市场化程度最高、适应国际市场变化最快、应对国际市场影响最强的行业之一。
消费界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媒体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发送邮件:Jubao_404@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投诉举报邮箱: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赢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76428号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53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