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北方很多地方再次出现强风和沙尘天气过程,影响广泛。根据中央气象台周三发布的《环境气象公报》,中国很多地方由于冷空气、强风和传输,仍然受到沙尘或浮尘天气的影响,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蓝色沙尘暴预警。
灰尘回流了吗?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秦岭是否能阻挡沙尘?面临频繁的沙尘天气,怎样防御?
记者采访了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桂海林、国家气象中心环境气象室主任张碧辉、国家卫星气象中心遥感应用服务中心首席王欣、中国气象科学院大气成分与环境气象研究所(碳中和监测评估中心)研究员周春红。
北部许多地方受到灰尘的二次影响。
中国气象局表示,自4月9日起,第八次大规模沙尘天气出现在蒙古南部和中国内蒙古中西部。自4月10日起,蒙古南部和内蒙古中西部新一轮沙尘天气随着冷空气向东向南移动,长江北部大部分地区出现沙尘或浮尘天气,湖南北部、江西北部、浙江中北部甚至福建北部明显受到沙尘影响。
按照以往的情况,沙尘南下入海后一去不复返,但是从11日晚开始,它就打了个“回马枪”,专业术语就是沙尘回流。
冷空气向东向南移动后,除了影响中国中东部,沙尘还随着气流一路抵达西北太平洋。冷空气进入海洋后,中国中东部开始受到高压后部东风的影响。因此,在东风的作用下,西北太平洋的沙尘和中东未沉降的沙尘再次向北传递到中国。其中,江苏、安徽、河南、山东、河北、北京、天津、辽宁、吉林南部、内蒙古东南部等地主要受到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的监测显示,与过去相比,灰尘回流的位置相对较多。
这一次,南方的灰尘不仅打了一把“回马枪”,还“相遇”了新一轮的灰尘天气。4月13日,新一轮灰尘天气袭来,与南方回流的灰尘过程叠加,北方灰尘或灰尘天气进一步加强。
2006年,中国气象局建立了沙尘预报模式。随着预报模式的完善和观测系统的发展,中国气象局具有良好的沙尘预报能力。
根据中央气象台的预测,未来一周,中国西北和华北仍将出现强风和灰尘天气,但其范围和强度都弱于目前的灰尘过程。
秦岭效应-地形、天气系统阻挡沙尘前进的“脚步”
自4月9日以来,沙尘天气对中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四川盆地和陕西汉中似乎成了“漏网鱼”,成功避免了沙尘的影响。
沙尘影响区除了与天气系统的移动路径有关外,还与中国的地形和山脉分布密切相关。其中,防止寒潮向南进入南方,防止湿海风进入北方秦岭,对防止北方沙尘侵入陕西汉中、四川盆地有显著影响。
防御措施-从灰尘特性入手,筑牢防线。
面临沙尘的影响,防范措施不可少,科学防范要从沙尘的特点入手。
首先,灰尘颗粒可能携带重金属、细菌、过敏原和其他危险物质。对于老年人、儿童、孕妇、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或过敏人群等特殊人群,尽量呆在室内,关闭门窗,减少户外活动时间。外出时,戴口罩、护目镜等个人防护。其次,当灰尘天气来临时,能见度低,交通会受到很大影响。开灯有利于驾驶安全,驾驶应减速;户外劳动或高空作业人员应停止工作。第三,灰尘天气往往伴随着强风,对温室等设施的农业影响更大,可以吹走农田或土壤表面。
消费界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传播内容仅以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我们会及时处理,举报投诉邮箱:Jubao_404@163.com,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赢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76428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53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