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亮
5月29日,广东省正式发布了《关于新时代广东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再次明确了高质量发展路线图。《上海证券报》记者整理了7个关键数据,邀请了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深入解读。
关键数据:13万亿元
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创造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打造优质发展的重要动力源。”《若干意见》提出,要坚持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纲要”,牢牢把握规划,把项目落在地上,把未来融在路上,把人民铭记在心,努力建设世界级湾区,发展最好的湾区。
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超过13万亿元,共有24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以不到1%的土地面积和6%的人口创造了约11%的经济总量。
广东省省长王伟忠表示,广东将准确把握党中央的战略意图,认真承担广东大湾区建设的重要责任,广东大湾区建设作为广东深化改革开放的大机遇,大文章,首要任务,以珠江三角洲为主要地位,做大事,加快世界级大湾区建设,发展最好的湾区。
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院长、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郑永年表示,粤港澳大湾区的综合发展条件非常好。如果粤港澳大湾区的11个城市融合在一起,就会大放异彩。例如,香港的许多大学在世界排名前50、前100,其科研创新体系和人才体系相对完善。珠三角企业的应用技术转化能力很强,正因为如此,珠三角在过去几十年里成为了世界制造工厂。金融也是大湾区的一大优势。金融业基本上决定了实体经济的价值。经济活动无论资本走到哪里,都会走到哪里。基于分工发展金融服务业,香港、深圳和广州可以建立一个能够与华尔街竞争的金融中心。
关键数据:6.9万家
牵住科技创新的“牛鼻子”
提升“六力”,打造“六地”
“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若干意见》提出,与港澳合作,推进若干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扩大和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若干产业创新高地。
数据显示,广东省R&D投资从2018年2704.7亿元增加到2022年4200亿元,R&D投资强度从2.71%增加到3.26%,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4.5万家增加到6.9万家,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六年位居全国第一。
王伟忠表示,广东将抓住科技创新的“牛鼻子”,加快建设“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全面建设教育强省、科技创新强省、人才强省。重点提升“六力”、打造“六地”:一是提高创新竞争力,建设科技体制改革示范场所;二是提高创新领导力,建设重要的原始创新政策来源;三是提高创新实力,建设关键核心技术来源;四是提高创新驱动力,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的最佳场所;五是提高创新支持,建设科技金融深度整合;六是提高创新驱动力,建设世界级科技创新人才向往的聚集地。
党组成员、广东省科技厅副厅长梁勤儒表示,广东继续攻克阻碍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推动“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创新能力指数连续三年位居世界第二,科技创新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世界的闪亮名片。
香港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叶玉如表示,广东、香港、澳门湾地区是国家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充分发挥大湾区优势,加强跨领域、跨区域、跨系统合作,聚集三地和国际科技创新力量,共同推动大湾区优质发展。
关键数据:6.7万家
争创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新增了几个万亿元的产业集群
“建设现代工业集群。”《若干意见》提出,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建设梯队产业模式,努力打造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促进20个战略产业集群的发展,重点加快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储能、海洋牧场等产业的发展,增加数万亿元的新产业集群。目标是抓住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领域的制高点,前瞻性地规划建设一批未来的产业集群。
数据显示,广东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2018年3.48万亿元增加到2022年3.95万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7万家。
王伟忠提出,要坚持以实体经济为导向,以制造业为导向,深入实施产业、平台、项目、企业、环境五项改善行动,加快制造业强省建设,在广东现代化产业“支柱”建设的新高度。提高质量,扩大新一代电子信息、绿色石化、智能家电、汽车等8万亿元产业集群,加快超高清视频显示、生物医学健康、新能源产业成为新的万亿元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新能源、人工智能、绿色低碳、深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建设5000亿元产业集群。
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协会执行主席彭鹏表示,广东应始终坚持制造业,更加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基础先进、产业链现代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广东作为经济最大的省份,“制造业领导者”将使中国制造业更有力地聚集全球资源,成为产业的“支柱”。
关键数据:2万亿元
支持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承接
国内外产业有序转移
根据《若干意见》,促进产业优化布局和有序转移,坚持政府促进、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双赢合作,支持粤东、粤西、粤北更好地承担国内外产业有序转移,特别是珠江三角洲。
据广东省商务厅此前消息,广东将努力在粤东、粤西、粤北引进5000多个内外资产业项目,投资总额超过2万亿元,其中投资1000多万元的产业项目超过1000个。
“大力推进产业有序转移。王伟中表示,坚持“政府推进、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合作共赢”的原则,加强产业项目导入、园区开发建设、联合招商引资、利益共享机制等方面的协同联动。,推动一批1亿元项目和一批10亿元企业落地,带动和推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更好地承接国内外产业有序转移,尤其是珠三角地区。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互利共赢,促进共同繁荣。
广东省财政部主任戴云龙表示,产业转移是一种市场行为,应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但也应发挥政府作用,实现“有前途的政府”和“有效的市场”的叠加效应。在制定财政配套措施时,广东将坚持政府推广、企业主体、市场运营、双赢合作,结合新形势采取创新思路和措施,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努力促进产业有序转移,取得更大成果。
中国(深圳)综合发展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周俊民表示,粤东西北地区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此外,由于工业园区建设过多、产业集聚度低,过去一段时间产业承接不理想。如果政策、指导、措施和实际操作水平到位,粤东西北有条件取得突破性进展。建议为粤东西北地区推出有竞争力的产业,承担投资政策。
关键数据:7000家
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
加强企业梯度培育
根据《若干意见》,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支持深圳证券交易所实施注册制度改革,加快广州期货交易所发展,建设完整的期货产业链,完善当前联动市场体系。
广东省提出加强企业梯度培育,支持企业专业化、新发展,实施“企业转移、小规则、股票转移、股票上市”市场实体培育计划,今年推进7000多家企业“小规则”。
广东省证券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王文哲表示,广东省资本市场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和中国证监会的决策部署,高度重视企业上市培育,帮助广东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做好做强。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财政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李建议:“广东应进一步完善上市储备企业资源数据库的建设。筛选合格的储备企业进入仓库,形成一批上市、审批、指导、培育一批储备企业梯度,加强分层,根据主板、创业板、科技创新板、北京证券交易所,努力做好跟踪服务工作。”
关键数据:8.31万亿元
打好“五外联动”组合拳
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经济新体系
“建立更高水平的开放经济新体系。”《若干意见》提出,要打好外贸、外资、外包、外经、外智“五外联动”的结合。稳定美欧等市场,拓展东南亚、南亚、非洲等市场,建设一批万亿元、千亿元的新出口产业集群,加快大宗商品、电子元器件六大进口基地建设,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全球贸易数字化试点区建设。
2022年,广东外贸进出口总值8.31万亿元,在去年高基数的基础上实现正增长,创历史新高,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19.8%,稳居中国外贸最大省份。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迟福林认为,关键是加快粤港澳服务贸易一体化进程,无论是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的重大任务来看,还是从广东以制度开放争当中国现代化先锋的实际需要来看。这不仅有利于加快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进程,也有利于显著提高粤港澳发展协调性、经济竞争力和引领周边地区的能力,也是实施“支持港澳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务实选择。以粤港澳服务贸易一体化为重要起点,实施政策体系一体化创新,使广东继续走在服务业市场开放、要素市场化改革、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商业环境的前列。
关键数据:100公里
推进大湾区珠江口一体化
试点示范高质量发展
“推进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建设。”《若干意见》提出,推进珠江口大湾区一体化优质发展试点示范,引领珠江口周边100公里“黄金内湾”建设。
王伟忠表示,围绕建设中国现代化的主导地位,坚持“一国”的基础,充分利用“两制”的利益,全面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深圳试点示范区和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建设,不断拓展港澳发展空间,支持香港、澳门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保持长期繁荣稳定,更好地向世界展示中国现代化的制度优势和美好前景。
香港中国大学(深圳)高等金融研究所政策与实践研究所所长、香港国际金融学会主席肖耿表示,“黄金内湾”是大陆与香港、澳门发展联系的重要枢纽。未来,大湾区内地城市应深入融入“黄金内湾”建设,充分利用制度联通、产业合作、要素流动等优势,深入参与大湾区科技和产业协调创新,共同推进珠江口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试点建设。
消费界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媒体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发送邮件:Jubao_404@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投诉举报邮箱: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赢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76428号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53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