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楚人好酒,也善酿酒。无论是《楚辞》记载,还是马王堆汉墓震惊世人的千年湘酒,都印证了湖湘大地源远流长的酒文化。4月26日,习酒·品酒师活动来到长沙,和湖湘人民一起把故事斟进酒里。
凌晨四点的习酒,有代代习酒人坚守
你见过凌晨四点的长沙吗?堵车的解放西、排队的夜宵摊,长沙人“昼伏夜出”的夜游模式早已全国闻名。它是一座“不夜城”,热闹无比的老字号大排档、人山人海的夜市、各色各样的网红打卡点……为这座城市增添了不少烟火气息。作为一座年轻人扎堆的活力城市,长沙的夜生活氤氲着独有的气韵。
凌晨四点对于习酒的制曲工人来说也极为重要。“一日之计在于晨”,在君品文化传播员的讲述中,这个“晨”就是凌晨四点。习酒的制曲工人,每天的这个时候,都会坐着最早一班的公务车,来到岗位,顶着发酵舱内平均60度的高温制曲。
故事里的年轻制曲工人刚进入岗位的时候,需要反复学习、锻炼,踩曲、安曲、翻曲、拆曲,“每当汗水和眼泪浸湿口罩,糊在脸上时,都觉得十分狼狈。”直到同班组的前辈退休,语重心长地对她说:“以前哪有这么好的环境,干完活还得回家帮忙务农,现在的条件好了,你可要好好干呀,不然对不起建厂的老一辈哟!”
回想1962年,那是一段艰难的岁月,曾前德、肖明清、蔡世昌三人受供销社委派,来到习酒酒厂旧址,恢复酒厂生产。当时供销社资金有限,只能拿出20元的重建经费。看着这20元,三人盘算再盘算,一分一毫都得用在刀刃上。房屋破旧,那就动手修;没有设备,那就自己做;没有技术,那就拜师学艺。就这样,历尽艰辛,让当时还是一家小作坊的习酒实现了关键性的复生。
历经起伏的习酒,有君品文化支撑
“天上一颗星,地上长沙城。”长沙,坐落于湘江与浏阳河交汇处,因城市上空的长沙星而得名。长沙的城市魅力,不仅在于生生不息的烟火气,还在于源远流长的文化传承。
始建于公元976年的岳麓书院里,“实事求是”匾额高悬,记录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烛照古今的思想光华。作为湖南大学的前身,这所历经千年的书院前后共被毁坏过七次,但如今,它依然坚挺地矗立在岳麓山旁,招生办学,育人成才。
岳麓书院历经起伏、破坏,但依然屹立不倒,这和习酒在老前辈的努力下建立、复兴的故事有着共通之处。
1952年,仁怀县工业局为发展酿酒业,购买黄金坪当地百姓的房屋,招募工人,习酒在此诞生。
1983年到1993年,是习酒的“黄金十年”。这期间,酱香型习酒大获成功、15000吨产能的“十里酒城”声名远播、2.5亿元的营收跻身全国十强。在此之后,习酒人又经历了“至暗时刻”,企业大面积停产、工人下岗……但在这起起伏伏的日子里,始终不变的是习酒人传承自先辈们“不怕苦难、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经过70多年的发展,习酒已经发展成为了一家占地8000余亩,品牌价值2224.63亿,并且受人喜爱的大型企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君子精神也印刻在每个习酒人的基因里。
踏上新征途的习酒,有伙伴携手同行
“吉时已到,君品庭院开门迎客!”习酒·品酒师活动在君品庭院内拉开帷幕。据悉,习酒·品酒师活动是习酒2024年为深度建设、宣传君品文化打造的又一IP活动,也是对经典IP“我是品酒师·醉爱酱香酒”的焕新升级。
习酒打造了古色古香的君品庭院,盛邀爱酒之人与合作伙伴共襄盛宴。来自习酒的专业品酒师带领现场嘉宾体验酒韵之旅,通过专业视角,详细解读酒的色泽、香气、口感,让每位参与者都能深刻领略习酒的非凡魅力。
紧接着,嘉宾们纷纷使用精致的调酒器具,依照各自的喜好,巧妙融合陈酒与新酒,创造出别具一格的专属佳酿。每一滴酒的交融,都散发出诱人的酒香,弥漫在整个君品庭院之中。
为了让在场来宾能更深刻地感受君品文化对习酒品牌发展和习酒员工的重要性,在故事演绎之余,习酒还为在场来宾送上一封来自习酒一线员工的亲笔家书,字字情真、句句意切,打动人心。
从品牌推广到文化深耕,习酒致力于酿造美酒、分享美酒,更将长期坚守“弘扬君品文化,酿造生活之美”的企业使命。习酒·品酒师活动筑起“品牌+文化”的坚固堡垒,成为习酒与消费者、合作伙伴之间的桥梁。
岁月如歌回首望,勇立潮头再启航。在新十年的起点上,习酒始终以君品文化为引领,与所有合作伙伴并肩作战,共同书写未来的辉煌篇章。
消费界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传播内容仅以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我们会及时处理,举报投诉邮箱:Jubao_404@163.com,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赢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76428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53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