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发酵了近一个月,这对泰国的旅游业有什么影响?
最近泰国宋干节(泼水节)旅游市场,成了观察节点。
此前,泰国政府预计将有30.5万游客入境,并在假期期间回升到2019年近60%的水平,而泰国商会大学预计,泼水节将带来1250亿泰铢(约35亿美元)的经济效益。
令人惊讶的是,这个盛会也显著吸引了中国游客的兴趣。
本周(4.10-4.16):根据携程平台的数据,mainlandChina游客预订的赴泰旅游订单数量较3月同期增长近50%;其中,机票订单增长47%,酒店订单增长61%。
目前中国去泰国的游客绝对不多,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趋势:似乎“腰子”的谣言并没有打消中国人去泰国的热情。
若延长时间线,则该特征更为明显。
3月21日,泰国总理府发言人阿努查表示,最近在中国社交平台上传播的关于“去泰国旅游不安全”的消息是不真实的。从传播的角度来看,泰国的声音似乎没有太大的抑制谣言的作用,舆论层面依然沸腾。
但是,正是从这个时间点开始的半个月里,中国赴泰旅游的订单量一路上升。
根据携程的数据,截至4月10日,内地前往泰国的总订单数量在过去半个月增长了12%。;在这些酒店中,泰国酒店订单增长12%,机票订单增长16%,汽车订单增长28%。
一种略显分裂的情况发生了:网络上你吵你的,现实中我游我的。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从客户结构来看,最近去泰国的游客主要是年轻人,90后近50%,女性游客占54%。年轻女孩是旅行的主力军,这与“泰国不安全”的舆论氛围格格不入。
但是谣言的确对旅游市场产生了影响。
根据媒体的报道,发酵后,许多旅行社因“感觉泰国不再安全”而遭遇游客退团,原因是“感觉泰国不再安全”。;一些提前包机切位的旅行社老板也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大家都是金子,许多旅游业因为这波舆论而隐痛难言。
然而,这种影响可能是结构化的。
根据2018年的数据,中国人在泰国旅游的自由行比例已经达到63%,少数用户选择跟团旅游。出境旅游时选择跟团通常意味着对这个目的地不熟悉,缺乏认知经验,所以这群人更容易受到“腰”谣言的影响。
对于一年往返泰国多次旅游的老炮,常常会对此一笑置之。
实际上,真正制约中国人到泰国旅游的,或许还是旅游费用。
在“腰子”谣言爆发之前,泰国旅游业在中国舆论场遭遇了真正的考验:3月20日,#泰国真的太贵了,去不起吗#冲上微博热搜。截至当天19:00左右,话题阅读量已达5.1亿——这触及了泰国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质优价廉。
从拆分的角度来看,让泰国旅游“变贵”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个是当地的吃住价格,一个是去泰国的机票价格。但从长期趋势来看,这两个因素可能会被削弱,这样物美价廉的泰国之旅才能尽快回归。
就价格而言,2022年泰国平均通货膨胀率达到6.08%,是24年来的最高水平——因此,出境政策放开后,一位猛子扎进泰国的中国游客,往往很难相信自己看到的价目表。
好消息是,泰国最新的CPI在3月份已经下降到2.8%,环比-0.2%、这是过去15个月的最低增长率。当然,泰国物价未来的波动仍然很难断言,但根据泰国商务部的预测,2023年CPI可能在1.7%-2.7%之间。
就机票价格而言,赴泰旅游的“越来越便宜”也许已经成为一个定局。
根据中国民航局官网的数据,在2023年夏秋航季航班计划中,每周将安排10580个国际航线客运航班,达到2019年60%的水平。截至3月底,2019年国际航班数量恢复仅为33%。;与此同时,东南亚也被认定为国际航线增班的重点地区。
也就是说,未来中泰两国民航运力的不断提升已经在计划之内,可以期待机票价格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
事实上,这种趋势已经体现出来了。根据携程的数据,截至4月12日的近半个月,中国大陆到泰国的平均机票价格为1443元,比上半年下降了15.1%。
结语
从目前中国游客赴泰旅游的总体情况来看,与疫情爆发前的差距仍然很大。
根据泰国国家旅游局的数据,2023年第一季度,去泰国的外国游客数量排名前五的国家是马来西亚、俄罗斯、中国、韩国和印度,中国只能排在第三位。2019年同期,来泰国的中国游客数量为311万人,是马来西亚和俄罗斯游客总数的两倍。
中国游客在泰国恢复缓慢的原因有很多,但毫无疑问,泰国旅游早已成为中国互联网上的热门话题——几乎从“乙乙管”政策调整开始,就一直火爆到现在。然而,这种舆论的情感曲线是高开低走。
起初,泰国对中国出境游客的热烈欢迎,包括总理为中国游客接机,为泰国旅游赢得了鲜花和掌声。之后泰国物价上涨,机票价格高,再加上“腰子”等谣言的冲击,中国互联网上的泰国形象一度跌入谷底。
然而,最近旅游平台的这一系列数据表明,一个核心竞争力明确、口碑良好的旅游目的地,可能已经有了超越“互联网热点”的生命周期。
如果你足够喜欢,游客会用脚投票,在网上识别复杂的信息,最后在旅游订单上执行,再次前往你痴迷的目的地。
同时也希望泰国不要辜负中国游客的热情。唯有如此,两国旅游业才能在未来得到共同发展。
消费界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媒体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发送邮件:Jubao_404@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投诉举报邮箱: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赢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76428号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53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