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韩宋辉
在地下几米处,巨大的轰鸣声继续。这是西起都江堰,东至四姑娘山,全长123公里的轨道交通扶贫项目(以下简称“四项目”)施工现场。在成都和重庆(成渝),仍有许多类似于四个项目的在建项目。
在一系列大型项目的背后,金融“活水”灌溉是不可或缺的。2022年9月,四川省和重庆市银行业和保险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了20项措施,促进成渝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上海证券报》记者最近从相关银行业和保险监督管理局获悉,经过一年多的实践,许多措施已经实施,开花结果。
银行担任“信息桥”
卧龙、青城山、四姑娘山连接四个项目,建成后可大大提高川西交通便利性。该项目作为四川省轨道交通旅游试点项目,被列入四川省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超过215亿元。
由于沿线地灾风险高,施工难度大,资金回流周期长,找到合适耐心的资金是项目推广面临的首要课题。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保险系副主任赵明说:“成都、重庆等西部地区的法人金融机构数量不多,当地银行和保险业规模小,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复合金融人才短缺。”。
针对这一痛点,广东发展银行成都分行建立了“信息桥梁”,充分整合金融资源。一方面,分行积极与总行沟通,争取公司最长期限-36年银团贷款6.12亿元。
另一方面,分公司协调项目实际控制人蜀道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蜀道集团”)与中国人寿集团、国寿资产、国寿投资、中国人寿财产保险、中国人寿保险全面对接,为项目提供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
广发银行成都分行根据蜀道集团融资规模大、期限长的特点,将其引流给国寿投资,以匹配保债融资计划产品。目前已实施两项保债计划业务和债券投资业务,实现交易匹配、债券投资、资产托管等产品覆盖,总投资金额27.6亿元。
广发银行成都分行投资银行部总经理杨晓峰告诉记者:“基础设施投资周期长,投资回报率不是很高,普通资金难以满足行业特点和资本需求。”。以都四项目为例。项目建成投产后,前期形成的现金流只能消化财务成本,需要10年以上才能看到正回报。
对于这类需求复杂的项目,中国人寿集团通过银行、保险和投资的横向联动,实现联合营销和双向排水,打造“保险+投资+银行”的综合金融模式,充分发挥“取长补短”的优势。
杨晓峰说:“‘长期’是充分利用保险资金的长期投资特点,作为项目的资本基石;‘短期’是为了弥补银行资金的短期流动性,两者的结合可以有效地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同时,保险部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各个环节给予保险保障,大大提高了项目本身的抗风险能力,从而提高了融资业务的安全性。
共建协作“双赢”机制
在总资产超过6万亿元的中国人寿集团中,综合金融模式服务于复杂实体项目的例子数不胜数,只有四个项目之一。银行和保险基金在综合金融模式下的“活水”正在滋润成渝经济圈。
数据显示,2022年,国寿资产新增持有四川省地方债券30多亿元;截至2022年底,中国人寿保险基金在四川累计投资超过1000亿元,在“四川保险资本”中排名第一;截至2022年底,广发银行成都分行和重庆分行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10.6%,高于全行平均水平,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132.6%。
数据背后是中国人寿集团建立的一套协同机制。
“我们建立了客户联动营销机制。无论是银行客户还是保险客户,我们都会派出一个综合性的服务团队来连接客户的一揽子金融服务。”杨晓峰表示,客户只需要与服务团队联系,就可以实现上述所有财务需求。
杨晓峰表示,从总部到分公司再到基层网点,各级都有领导部门进行综合金融客户的信息沟通和对接,实现了各部门之间内部信息的“畅通”。
在综合金融模式下,中国人寿与客户实现了双赢的局面。”在大大降低了沟通对象的数量后,客户的沟通成本也大大降低了。”杨晓峰表示,交叉营销的成本也大大降低,最终将降低服务成本,实现双赢局面。
向成渝聚集金融资源
综合金融模式是金融支持成渝经济圈建设的样本。在四川、重庆银行业和保险监督管理局的不断推动下,金融资源不断聚集在成渝,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自成渝经济圈建设启动以来,四川和重庆之间的监督合作更加密切。”与成渝西部金融中心的规划相比,我们整理了推广、计划继续推广和计划与重庆联合推广的工作事项,并形成了整体规划的工作清单。”四川省银行业和保险监督管理局告诉记者,该局继续监督银行和保险机构关注成渝重大战略、重要领域、重点项目和薄弱环节的准确政策。
截至2023年3月底,记者从四川省银监局获悉,辖区内银行业支持成渝经济圈贷款8.65万亿元,同比增长24.1%;保险公司为成渝经济圈企业提供73.4万亿元的综合风险保障和53.86万亿元的人身保险保障。
“目前,成渝经济圈的建设对成都和重庆依赖较大,周边中小城市的发展速度仍有待提高,金融机构对周边实体的支持不足。”赵明建议加强成渝金融资源、产业政策和人才政策的协调发展,深化相邻地区的合作,推动四川和重庆的全球发展,建立成渝经济圈金融发展的新模式。
消费界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媒体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发送邮件:Jubao_404@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投诉举报邮箱: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赢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76428号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53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