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B85版)
问题4.关于研发投入及技术先进性
年报显示,报告期,公司发生研发费用66,246,901.87元,同比增长50.30%,从明细看,职工薪酬、直接投入大幅增加;从研发项目看,新型微棱镜加工技术研发项目投入较大。
请公司:(1)结合研发项目及其人员配置,说明公司研发人员同比大幅增长的原因及合理性,研发人员平均薪酬下降的原因。(2)说明研发费用中职工薪酬、直接投入、折旧费用大幅变动的原因。(3)结合新型微棱镜加工技术的进展、技术先进性、对应下游市场空间,说明该技术的应用前景。
请保荐机构、会计师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
一、问题回复
(一)结合研发项目及其人员配置,说明公司研发人员同比大幅增长的原因及合理性,研发人员平均薪酬下降的原因
1、结合研发项目及其人员配置,说明公司研发人员同比大幅增长的原因及合理性
截至2022年末,上市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299人,较2021年末的130人增加了169人,主要系新型微棱镜加工技术研发项目研发人员数量增长较多所致。新型微棱镜加工技术研发项目2022年研发人员增加158人,占总研发人员变动数量的93.49%,具体如下表所示:
新型微棱镜加工技术研发项目具有技术难度大、工艺流程复杂、研发强度大、意向客户要求高的特点,随着研发进度逐步推进,为确保项目的研发进度能符合意向客户计划要求,2022年上市公司进一步加大了研发力度,使得研发人员同比大幅增长。
2、说明研发人员平均薪酬下降的原因
(1)研发人员平均薪酬下降的原因
2022年上市公司研发人员平均工资为21.37万元,较2021年的22.32万元下降了0.95万元,降幅4.26%,主要是因为新型微棱镜加工技术研发项目具有工艺流程长、工艺验证的周期短、研发节奏快的特点,为满足意向客户的要求、确保项目落地,随着研发项目进度推进,上市公司在2022年配备了较多的工艺验证的具体操作人员,此类人员较研发初期时的工艺设计研发人员的薪酬低,使得2022年研发人员数量增加而平均薪酬有所下降。
(2)研发项目先进性情况
新型微棱镜加工技术研发项目主要运用潜望式摄像头的生产理念,采用大片加工方式进行抛光、通过高精度的玻璃靠体加工直角面,并采用移印与丝印相结合的印刷工艺,拟去除棱镜非使用区的杂光影像、解决棱镜斜面高精度反射面的面型问题、保证角度精度和寸法精度,实现高效率规模化生产,未来主要应用于消费类电子产品,具备先进性。而研发人员平均薪酬下降主要受研发项目进度影响,系研发项目逐步推进到落地阶段,配备了平均薪酬较低的操作人员所致,不会对项目先进性造成不利影响。
2022年,上市公司继续加大高端研发人员的引进力度,共引进3位博士研究生学历、23位本科学历的研发人员,继续夯实高端研发力量,保障研发项目顺利推进。
综上所述,公司研发人员同比大幅增长具备合理原因,研发人员平均薪酬下降与研发项目先进性相匹配。
(二)说明研发费用中职工薪酬、直接投入、折旧费用大幅变动的原因
2022年和2021年,上市公司研发费用明细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2022年,上市公司研发费用中职工薪酬3,899.97万元、直接投入1,432.91万元、折旧费用1,112.31万元,较2021年分别增长了42.17%、53.83%和31.41%,相关费用增长主要受新型微棱镜加工技术研发项目的研发费用增加所致。新型微棱镜加工技术研发项目2022年研发费用中职工薪酬、直接投入和折旧费用分别增长1,348.26万元、856.99万元和401.62万元,占研发费用增长金额的比例分别为81.98%、111.10%和114.96%。
新型微棱镜加工技术研发项目具备技术难度大、工艺流程复杂、研发强度高、意向客户的要求高的特点,随着研发进度逐步推进,为确保项目的研发进度能符合意向客户计划要求,2022年公司进一步加大了研发人员、研发用料、研发设备的投入力度,导致研发费用中职工薪酬、直接投入、折旧费用有所上升。
(三)结合新型微棱镜加工技术的进展、技术先进性、对应下游市场空间,说明该技术的应用前景
智能手机摄像的爆点在于高倍光学变焦,随着智能手机轻薄化的变化趋势,传统摄像头模组结构无法满足高倍光学变焦的需求,因此潜望式摄像头成为行业发展方向。新型微棱镜加工技术采用大片加工方式进行抛光、通过高精度的玻璃靠体加工直角面,并采用移印与丝印相结合的印刷工艺,拟去除棱镜非使用区的杂光影像、解决棱镜斜面高精度反射面的面型问题、保证角度精度和寸法精度,高效率规模化生产潜望式摄像头中所用的光学组件,在行业内具备较高的技术先进性。
新型微棱镜加工技术属于需求响应型研发项目,目前已有确定的意向客户,未来将主要应用于意向客户在2023年下半年即将发布的高端手机产品上。截至本回复出具日,新型微棱镜加工技术研发项目已结项,相关产品处于小批量试生产阶段,计划于2023年6月份正式量产。
综上所述,新型微棱镜加工技术符合行业发展趋势,具备技术先进性,下游应用前景较好、市场空间较大,市场空间不及预期、竞争较为激烈、技术迭代较快的风险相对较小。
二、核查意见
经核查,保荐机构和会计师认为:
(一)研发人员同比大幅增长、平均薪酬下降具备合理原因,研发项目具备先进性;
(二)研发费用中职工薪酬、直接投入、折旧费用大幅变动具备合理原因;
(三)新型微棱镜加工技术符合行业发展趋势,具备技术先进性,下游应用前景较好、市场空间较大,市场空间不及预期、竞争较为激烈、技术迭代较快的风险相对较小。
问题5.关于短期借款
年报显示,公司账面货币资金0.98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5.60亿元,短期借款1.20亿元。
请公司结合资金余额、经营资金需求等,说明进行短期借款的原因。
请保荐机构、会计师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
一、问题回复
截至2022年末公司货币资金余额9,849.06万元,交易性金融资产56,029.62万元,合计65,878.68万元,具体构成如下:
公司货币资金余额中使用受限的资金包括票据保证金733.00万元和质押的交易性金融资产1,000.00万元,尚未投入使用的募集资金16,488.32万元将用于募投项目建设。前述资金使用存在限制或使用具有明确的监管要求,公司无法自由支配。
同时为应对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竞争,公司在保证正常生产经营的情况下,需要对生产设备以及研发项目有长期持续的资金投入。具有规划用途的资金主要用于未来设备投资及研发项目的投入,公司未来预计需要支付34,186.45万元。
同时为满足日常营运资金需求,一般在各期末时点,公司流动资金中会预留3个月左右的流动资金款项8,708.35万元。考虑到消费电子行业的周期性波动,下半年生产销售需求的提升,公司有必要保持一定的资金储备以应对下游市场的变化,故资金规划中剩余4,762.56万元的应急资金具有合理性。综上,公司报告期末货币资金及交易性金融资产具有合理用途。
同时考虑到,公司前期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大额可转让存单的到期收益率较高,收益率均在3.55%以上,而公司因为信用情况良好,以及国家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银行短期借款利率不断走低,主要集中在3.2%-3.25%,因此为了提升公司资金使用效益,保护上市公司股东权益,公司通过短期借款补充流动资产需求,有助于公司继续持有收益率较高的大额可转让存单。公司通过向银行进行短期借款11,990.52万元,实现了期末资金的合理分配,在满足公司机器设备和研发项目资金投入的情况下,也满足了日常经营资金的需求,同时保留了部分应急资金,有利于公司稳健发展。
综上,2022年下半年公司基于公司预期的经营资金需求,向银行进行短期借款11,990.52万元,主要用于日常经营使用,并未用于固定资产和股权等投资,未以任何形式流入证券市场、期货市场等;2022年公司实际经营活动现金支出金额为17,666.29万元,主要来源于2022年下半年的短期借款融资,因此公司进行短期借款具有合理性。
二、核查意见
经核查,保荐机构和会计师认为:
公司短期借款主要用于日常经营活动支出,存在合理性及必要性。
问题6.关于固定资产变动
年报及一季报显示,公司2022年末固定资产账面价值7.88亿元,较2021年末增加2.91亿元,较2022年三季度末增加2.46亿元,2023年一季度末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进一步增加至8.49亿元。
请公司:(1)区分产品,披露2022年至2023年一季度分季度的机器设备变化情况以及产能利用率变化情况,并结合在手订单情况,分析未来折旧金额以及对产品毛利率的影响;(2)结合机器设备、产能情况,说明生产用电量、电费及其占营业成本比例的变化及匹配性。
请保荐机构、会计师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
一、问题回复
(一)区分产品,披露2022年至2023年一季度分季度的机器设备变化情况以及产能利用率变化情况,并结合在手订单情况,分析未来折旧金额以及对产品毛利率的影响
2022年至2023年一季度分季度的机器设备变化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产能利用率不适用上市公司的原因参见本问询函回复之“问题3.关于存货”之“(一)”之“2、各期原材料变动与产能、在手订单的匹配性,以及期后结转情况”中的相关内容。
2022年至2023年一季度分季度的产量情况如下:
单位:万件
由上表可知,公司产品对应的产量主要受到终端客户的需求的影响,公司根据订单、客户的需求等进行生产,并不是按照产能的计划进行生产,因此与机器设备的投入金额关联度较小。同时公司2022年四季度开始机器设备的金额大幅度增加主要系公司募投项目中的微棱镜项目拟于2023年6月开始量产,对应的机器设备陆续开始转固导致,其他产品产线上的机器设备金额无明显增加。
公司目前的在手订单金额可以覆盖未来折旧的金额,因此不会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较大影响。玻璃晶圆和其他明细在手订单金额未能覆盖未来折旧金额,主要系公司看好相关产品的未来应用前景,提前布局。
公司2022年机器设备计入成本中的折旧金额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10.12%,公司预计2023年机器设备计入成本中的折旧金额较2022年相比略有增长,主要系2023年公司微棱镜项目对应的产线转固,部分机器设备为与整体的项目周期进行匹配按照5年计提折旧,而公司常规的机器设备按照10年计提折旧,预计机器设备的未来折旧金额对公司产品的毛利率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
(二)结合机器设备、产能情况,说明生产用电量、电费及其占营业成本比例的变化及匹配性
2022年至2023年一季度,公司机器设备、产销量情况、生产用电及营业成本情况列示如下:
注1:2023年一季度生产用机器设备陆续转固,但尚未形成生产能力。
注2:2022年三季度平均电价较高,主要系夏季7、8月份的13:00-15:00由用电高峰时段调整为用电尖峰时段,执行相对较高的尖峰电价;公司电费由基本电费和电度电费组成,由于2022年四季度和2023年一季度公司整体用电度数较高,拉低了基本电费的单价,使得电费平均单价有所下降。
1、生产用电量、电费与机器设备、产量的匹配性
由上表可知,各季度生产用电量、电费走势与产量数据走势基本一致,2022年三季度产量下降,但生产用电量上升,主要系三季度外部环境温度较高,车间需要使用更多的电能消耗用于调节车间温度,使得2022年三季度在产量下降的情况下,用电量上升;各季度生产用电量、电费走势与机器设备原值走势没有明显的关联性,公司用电量主要与产量数据挂钩,而公司的产量主要受到终端客户的需求的影响(比如项目量产的启动时间),公司根据订单、客户的需求等进行生产,并不是按照产能的计划进行生产,因此与机器设备的投入金额关联度较小。
2、生产用电量、电费及其占营业成本比例的变化及匹配性
2022年至2023年一季度各季度电费占营业成本比重存在差异,主要系(1)2022年二季度由于销量数据远低于产量数据,导致电费占营业成本比例上升;(2)2022年三季度,产销量数据均有所下降,但由于三季度气温较高,恒温恒湿控制系统用电量较多,导致生产用电量有所上升,使得电费占营业成本比例进一步上升;(3)2022年四季度气温回落,电费占营业成本比例有所下降,与2022年二季度接近;(4)2023年1季度末增加的生产用设备主要对应的项目处于小批量试生产状态,对2023年一季度的用电量和电费影响较小,2023年一季度用电额占营业成本比例较2022年一季度接近。
综上所述,生产用电量、电费及其占营业成本比例的变化具有合理性,其变化与机器设备、产量具有匹配性。
二、核查意见
经核查,保荐机构和会计师认为:
(一)结合机器设备、产量的变化情况及公司的在手订单情况,未来折旧金额预计不会对公司产品毛利率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二)结合机器设备、产能情况,生产用电量、电费及其占营业成本比例的变化具有合理性,其变化与机器设备、产量具有匹配性。
问题7.关于其他非流动资产
年报及一季报显示,2022年,公司其他非流动资产0.97亿元,同比大幅增加,为预付设备工程款,2023年一季度,公司其他非流动资产0.57亿元。
请公司补充披露2022年末预付设备工程款的明细,并结合合同采购内容、执行情况、期后结转情况、与预付对象是否存在关联关系等,说明预付设备工程款变动与业务的匹配性。
请保荐机构、会计师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
一、问题回复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期末金额大于300万以上主要预付设备工程款明细补充披露如下:
单位:万元
注:未到厂的抛光机预计5月份陆续到厂;镀膜机因公司工艺改变而延迟交货,待公司工艺方案确定后交货;平面度测量仪设备受终端厂商设备产能影响,采购周期较长,预计到货时间较晚。
根据上表可知,公司预付设备工程款支付对象主要系设备供应商,与公司不存在关联关系;采购的设备主要用于微棱镜产业基地建设项目、高精度玻璃晶圆产业基地建设项目,截至2023年4月30日其他设备合同执行情况及结转情况良好,与业务具有匹配性。
二、核查意见
经核查,保荐机构和会计师认为:
根据公司合同采购内容、执行情况、期后结转情况、与预付对象的关联关系等,公司预付设备工程款变动与业务具有匹配性。
特此公告。
浙江蓝特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会
2023年5月27日
消费界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传播内容仅以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我们会及时处理,举报投诉邮箱:Jubao_404@163.com,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赢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76428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53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