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国海固收 金毅投资思考
在债务方面,财务管理规模已恢复到赎回潮前的水平,上半年的快速增长主要是由于禁止人工利息补贴政策。在低回报环境下,现金管理产品的竞争力减弱,短固定开放和最短持有期产品成为主要增长驱动力,整体产品期结构缩短。
在资产方面,金融机构受银行间存款降息的影响,减少存款配置,转向货币市场工具。减少公开发行基金和股权资产的财务管理,使基金更多地作为流动性管理工具。面对资产短缺和收益率持续下降的市场环境,金融管理适度延长了持仓时间,更加关注灵活的二次永久债券。
展望2025年,金融规模有上升空间,但市场波动压力增加。金融机构可能会继续采取长期和适度的杠杆策略,重点关注信用债券和二级资本债券的配置。预计在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建议关注1-3年和3-5年的信用债券和二级永久债券。
1、银行财务管理的五个亮点对债券市场有什么影响?
本文结合2024年财务管理年度报告,分析了2024年银行财务管理,特别是2024年下半年债务端和资产端的五个亮点,解释了机构行为变化对债券市场的影响。
1.1
2024年银行理财五大亮点
1.1.1、债务端:规模触底回升,产品布局优化
亮点1:规模持续稳步上升,已修复至赎回潮前水平。截至2024年底,财务管理规模已达29.95万亿元,同比增长11.75%。分阶段,2024年上半年同比增长率为12.55%,主要得益于监管部门禁止实施手工补息政策,促进大量表外资金回报财务管理。进入下半年后,受债券市场波动等因素影响,同比增长率降至11.75%,略有放缓。
亮点2:在低收益率环境下,现有管理产品的竞争力下降,金融管理可能更多地依赖于短固定开放和最短持有期产品的扩张。2024年底,随着债券收益率的快速下降,货币基金现金管理产品的规模大幅下降,占30.17%。金融规模的扩张主要依赖于其他开放产品。
具体来说,短期产品的规模比例明显增加,是2024年扩容的主力军。产品期限在7-1个月、1-6个月内增长最多,分别从2023年底的7.0%和13.5%上升到2024年底的9.4%和16.3%,而日开放产品和12个月以上的长期产品则有所下降。
1.1.2、资产方:优化配置结构,稳定调整战略
亮点1:银行间存款降息促进金融持有存款比例下降,资金主要流向银行间存单、银行间拆迁、债券买卖等货币市场资产。受12月银行间存款降息正式实施的影响,2024年底金融产品持有现金和银行存款比例下降至23.9%,比2023年底下降2.8个百分点。从金融资产配置的角度来看,这部分资金可能主要流向银行间存单、银行间拆迁和债券买卖,分别上升到14.4%和6.4%。
可能的原因是银行间存款降息政策的实施时间较短,金融机构倾向于通过配置估值稳定的货币市场资产来避免投资风格的剧烈变化。预计这部分基金将逐步分配到未来收益率较高的债券或债券基础上。
亮点二:金融对公募基金、股权资产等波动较大的资产持有规模下降。其中,金融对公募基金的持仓规模从2024年中的1.1万亿元降至年底的0.93万亿元。背后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金融管理更多的是以基金为流动性管理工具,下半年债券市场多次调整,部分基金被金融管理预防性赎回。另一方面,也有一定的季节性因素,可能是为了止盈和年底资金回报,下半年金融管理往往会减少资金配置。但从年度维度来看,金融对公募基金的整体持股仍在增加,增长0.32万亿元,持股比例增加到2.9%,说明金融管理还是希望通过增配基金实现一定的收益增加。
此外,财务管理对股权资产的持仓规模降至0.84万亿元,比2024年中降至0.02万亿元,与2023年底基本持平。这也表明,股市上涨不会显著影响财务管理的资产偏好。
亮点3:面对资产短缺和收益率持续下降的市场环境,金融管理适度延长了持仓期,更加关注弹性二次债券。2024年,金融产品增加了对中长期品种的投资,对1-3Y、3-5Y品种配置明显。随着“赎回潮”疤痕效应的逐渐下降,基金赎回管理的叠加更加灵活,财务管理通过适度延长长期来增加收入。
1.2
如何演绎2025年的理财资负端?
1.2.1、债务方:财务扩张或持续,债务方面的不稳定性加剧
一方面,财务管理规模仍有上升空间。存款利率仍有下降的可能,有利基金继续出具表格。与此同时,股市信心的提高对财务管理负债端的影响也相对有限。从历史上看,即使在2019年至2021年股市上涨期间,财务管理规模仍从22.04万亿元增加到2021年底的29万亿元。
然而,金融负债方面临的波动性增加了。首先,一年以上的长期产品规模相对萎缩,产品长期整体下降。然而,资产方更喜欢长期策略,这可能会扩大与资产方长期的不匹配程度。第二,监管水平仍保持金融净值的导向。2024年,金融信托的平稳机制将受到限制,自建估值将更容易反映资产价格的波动,并进一步反馈给债务方,加剧金融债务方面的不稳定性。
1.2.2、资产方:对中长期债券的需求可能会进一步增加
金融规模的扩大和银行间存款降息的全面推广,将进一步提高金融对债券配置的需求。在当前收益率较低的背景下,延长期限可能继续成为金融管理的核心战略。在配置品种方面,主要是信用债券,对二级资本债券的需求呈上升趋势。
展望2025年,金融机构可能会增加对3-5年中长期品种配置的需求,但由于债务方波动性的增加,在债券市场调整期间的金融赎回可能会加剧市场波动。因此,建议投资者把握市场布局的高点,更加注重时机选择。
在节奏方面,第一季度的良好信贷开端不利于资本表格。财务管理往往在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出现债务分配高峰。届时,游戏的确定性相对较强,投资者可以关注它 1-3Y及 3-5Y信用债和二永债。
2、机构债券托管量
3、跟踪机构资金
3.1
资金价格
本周流动性有所放松。R007收于1.79%,比上周减少8BP,DR007收于1.76%,比上周减少10BP。6个月国股转让利率收于1.09%,比上周减少26BP。
3.2
融资情况
本周银行间质押逆回购余额94094.0亿元,较上周下降10.19%。从广义资产管理的角度来看,本周基金公司和银行分别净融资458.6亿元和-1660.1亿元。
4、量化机构行为跟踪
4.1
长期脉冲基金
本周市场表现优利率债券基金和一般利率债券基金的长期计算值分别为5.00和4.57,比上周分别减少0.20和0.07。
4.2
“资产短缺”指数
4.3
机构行为交易信号
(1)二级资本债
(2)超长国债
(3)10Y地方债
4.4
所有人都知道机构杠杆
本周全市场杠杆率为106.2%,较上周下降0.8个百分点。广义资产管理方面,保险机构本周杠杆率为113.9%,较上周下降1.5个百分点;基金杠杆率为98.9%,较上周下降0.2个百分点;券商杠杆率为188.7%,较上周增加10.2个百分点。
4.5
银行自营比价表
5、跟踪资产管理产品的数据
5.1
基金
5.2
银行理财
本周全市场理财产品破净率较上周有所下降,全市场理财产品破净率为2.4%。
6、跟踪国债期货走势
7、广义资产管理格局
风险提示:银行金融产品数据披露不完整。宏观经济大幅下滑,金融产品资产质量超出预期恶化。我们需要警惕流动性的“退潮”;历史数据不能完全作为未来市场趋势的参考;模型计算可能存在误差;指数样本券的调整可能导致潜在的计算误差;经济数据和经济政策超出预期;信贷超出预期。
(来源金融界)消费界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传播内容仅以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我们会及时处理,举报投诉邮箱:Jubao_404@163.com,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赢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76428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53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