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湖南地区唯一上市酒企,酒鬼酒在2020年至2021年间,曾是白酒股中少数实现了股价10倍增长的耀眼明星。然而,股价的飙升同样伴随着快速的回落,从曾经高达273.29元的历史峰值至今,回撤幅度已超过80%。更令人瞩目的是,酒鬼酒发布的2024年业绩预告深刻揭示了其当前面临的严峻业绩挑战。预告显示,酒鬼酒归母净利润为1000万至1500万元之间,同比大幅下滑超过97%,特别是在第四季度,公司出现了亏损……
营收增速行业靠后,存货周转天数飙升至两年新高
在酒鬼酒发布的业绩预告中,尽管未直接披露全年营收数据,但通过其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的11.91亿元营收,及同比高达44.41%的下滑幅度,已可窥见其全年营收表现不容乐观。在白酒行业20家上市公司的排名中,酒鬼酒以这一增速位列第16位,相对靠后。加之四季度出现的亏损情况,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对酒鬼酒全年营收状况的担忧。
酒鬼酒曾以“内参系列”为核心推进高端化战略,建议零售价高达1499元,试图与茅台、五粮液等高端品牌比肩。然而,面对疲软的消费市场,酒鬼酒的高端白酒经营压力显著增大,品牌溢价能力大幅削弱。经销商为了消化库存,不得不降价销售,导致内参系列酒的售价在第三方电商平台上低至七八百元,出现严重的价格倒挂现象,进一步压缩了经销商的利润空间,打击了市场信心。
面对白酒市场寒冷大环境,酒鬼酒已经采取了降价销售策略,使得其毛利率仍从2023年前三季度的78.90%跌至2024年同期的71.81%。但更为严峻的是,酒鬼酒的存货周转天数并未因降价而出现缓和迹象。该项数据显示,自2023年一季度以来持续攀升,从最初的705.88天增加至三季度末的1297.45天,显示出存货压力的巨大。
为了加大高端白酒的营销力度,酒鬼酒在2024年前三季度投入了高达4.76亿元的销售费用,但营销效果并不理想。相关人士指出,酒鬼酒全年举办的超过3000场品鉴会转化率极低,文化联名和“馥郁香型”品类教育未能有效转化为消费者认知,这表明酒鬼酒在营销策略上仍存在较大问题。
经销商大逃离,合同负债大跌80%
2022年,酒鬼酒尚能实现归母净利润10.49亿元,同比增长17.39%。然而,步入2023年,其利润却大幅下滑47.77%,接近腰斩,而2024年的归母净利润更是锐减至不足2022年的零头。
这一急剧转变,不仅与整体白酒市场消费环境的变化息息相关,更深刻地反映了酒鬼酒自身经营模式的局限。
长期以来,酒鬼酒的业绩增长高度依赖于向经销商压货的策略。2023年,压货规模高达20亿元,直接导致2024年一季度渠道库存占比攀升至营收的150%。为缓解资金压力,经销商不得不采取低价抛售策略,进而引发市场价格体系的崩溃。具体而言,52度内参酒的批发价跌至680元,较出厂价形成370元的倒挂;酒鬼红坛的批价也低于出厂价20元/瓶,市场供需失衡状况可见一斑。
这种“寅吃卯粮”的经营模式,不仅严重透支了酒鬼酒的未来业绩潜力,还导致了经销商的大规模流失。2024年上半年,经销商数量从1774家急剧减少至1301家,市场网络遭受重创。
同时,从预收账款相关的合同负债指标来看,自2021年达到13.82亿元的峰值后,该指标便呈现大幅下跌趋势,至2024年前三季度已缩减至2.07亿元,跌幅超过80%,预示着市场信心的严重受挫。
酒鬼酒的困境,还映射出区域酒企在行业集中化趋势下面临的生存挑战。2024年,茅台、五粮液等头部企业通过推出次高端产品,如茅台1935、五粮液1618等向下渗透市场,进一步挤压了区域品牌的生存空间。
此外,政务消费的退潮和大众消费的降级,导致800元以上价格带的市场需求萎缩了20%,中端市场竞争愈发激烈。酒鬼酒虽试图通过“全国化扩张”来打破困局,但因忽视了湖南本土市场的根基建设,同时在外地市场缺乏足够的品牌认知度,这一战略并未取得预期效果。其电商渠道销量占比不足5%,直播带货的投入产出比(ROI)也仅为0.8,远低于行业内的古井贡酒(2.5)和舍得酒业(2.2),显示出其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乏力。
5家白酒股业绩下滑,无一酒股的股价创历史新高
而酒鬼酒此次业绩的下滑,无疑成为了整个白酒行业现状的一个缩影。截至2月10日,已有10家白酒企业发布了业绩预告,其中利润出现下滑的达到了5家。在这之中,酒鬼酒、舍得酒业和天佑德酒的业绩预告均显示为预减,岩石股份则由盈利转为亏损,金种子酒的亏损更是进一步扩大。
白酒行业的不佳表现,也直观地体现在了市场走势上。自2024年以来,白酒行业的20家企业中,无一家的股价能够创出历史新高。相比之下,代表新质生产力的半导体行业则表现出色,2024年内共有26只个股创历史新高,占该行业比重的17.2%。而到了2025年,又有10只个股的股价创出历史新高,占比达到了2.99%。除了半导体行业之外,通信服务、电池等科技行业也展现出了不俗的表现。
这背后所反映出的,是资本市场对于科技行业的高度关注。而这些白酒股在市场上的不佳表现,也直接体现在了其较弱的股价走势上。
(来源金融界)消费界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传播内容仅以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我们会及时处理,举报投诉邮箱:Jubao_404@163.com,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赢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76428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53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