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预定利率3.5%产品全面下架,保险行业全面进入“3.0%”时代。8月起,保险公司纷纷推出预定利率不高于3.0%的传统寿险、预定利率不高于2.5%的分红保险、最低保证利率不高于2.0%的万能保险等新产品。
如今,3个月过去,给保险行业带来哪些影响?业内人士告诉时代财经,按照往年经验,每次“炒停售”后产品销量都会有所下滑。中信证券则认为,2023年以来,随着资管新规打破刚兑、利率走低,分红险将重新成为主流保险产品。
9月多家上市寿险保费收入同比下滑
面对新老产品切换,市场还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
业内人士告诉时代财经,3.5%利率产品下架对保险行业影响很大,由于3.5%利率产品即将下架,业内“炒停售”盛行。许多投保人在下架前抢购3.5%利率产品,导致7月31日之前寿险类产品销量同比往年激增,间接导致新产品上架后部分险企保费收入出现环比下滑。
据时代财经梳理各大上市险企披露的8月保费收入公告来看,主要上市寿险公司环比7月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太保寿险环比下滑30.94%、新华保险(601336.SH,01336.HK)环比下滑29.23%、平安寿险环比下滑15.46%、太保寿险环比下滑11.45%。
进入9月份,部分险企保费收入环比8月有所恢复。其中,新华保险保费收入环比8月增幅为81.5%、中国人寿增幅为40.8%、太保人寿增幅为14.80%。另外,平安寿险和人保寿险9月保费收入和8月几近持平。
和去年相比,今年8月,部分保险企业保费收入有所增长,如人保寿险保费收入同比上涨超7成,中国人寿同比增长24.42%。不过,9月份,中国人寿、平安人寿、人保寿险、太保寿险、新华保险保费收入分别同比下降7.19%、4.10%、4.57%、5.50%、10.9%。
信达证券认为,主要上市险企9月单月度寿险保费同比均负增长,主要由于7月底预定利率切换调整完成。
“从10月开始的开门红优惠力度是全年中最大的,在此之前的8、9月是淡季。”一位头部保险公司销售人员告诉时代财经,过去两个月的保费收入在全年收入中占比相对较小,即使保费收入下滑,影响也有限。
监管新规下分红险有新机遇
利率下调后,分红险产品迎来利好,与分红险结合的增额终身寿、年金险,叠加万能账户的产品可能会再度成为保险市场的热点。
分红险是指保险公司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后,将上一会计年度该类分红保险的可分配盈余,按一定的比例、以现金红利或增值红利的方式分配给客户的一种保险,分红水平主要取决于保险公司的实际经营成果。
以分红型年金险、分红型增额终身寿为例,保险合同中确定的现金价值保险公司是刚性兑付的,然而搭配的分红部分则是根据保险公司的经营情况来决定,属于浮动收益。好的分红险产品最终收益率会大于3%,甚至突破3.5%。
业内人士告诉时代财经,当定价利率在3.5%时,分红险与传统型增额终身寿、年金险等现金价值完全确定写进合同的产品拉不开太大差距。但当监管要求将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下调至3%时,叠加低息环境,分红险所具备传统寿险产品没有的特点——有可能博取不确定的更高收益的优势更明显,但同时也面临可能实际收益最终不敌传统寿险产品收益的风险。
当前,监管层对分红险趋势有意去引导,使得分红险的信息披露更加透明。
今年1月,原银保监会发布《一年期以上人身保险产品信息披露规则》,首次提出要求保险公司披露分红实现率指标所有分红保险只要产品没有满期终止,都必须披露分红实现率,同时取消高、中、低三档演示利率表述。
分红实现率是以所有相关保单实际派发的累积非保证利益的总数额,除以其销售时于利益说明文件所述的总数额。当分红实现率为100%时,表示该保险公司的分红达到销售时预期的非保证利益。也就是说,分红险的浮动收益部分兑付情况可以由分红实现率体现,而分红实现率必须一直公示。
长城证券在研报中指出,披露分红实现率指标,增强产品收益的真实性和透明度,深化产品信息披露的广度和深度,有助于提高消费者对保险产品的认知,更为理性选择保险产品,同时规范保险产品销售行为,打击虚假宣传等销售误导行为。
据时代财经统计,上市险企中,中国人寿、太平人寿、新华保险,太保寿险、阳光人寿均披露分红实现率。其中,太平人寿2022年所有现金分红产品实现率均值达102.3%、阳光人寿2022年所有现金分红产品实现率均值达98.3%、太保人寿2022年所有现金分红产品实现率均值达92.9%、中国人寿2022年度产品分红实现率均值67.63%、新华保险2022年所有现金分红产品实现率均值达23.2%。
从披露年度来看,各大险企披露分红险实现率产品分红年度并不完全相同。截至发稿,百年人寿只披露了2023年上半年的分红实现率,北京人寿和北大方正人寿披露了2022-2023年的分红实现率,横琴人寿披露了2019年-2023年的分红实现率。
(来源金融界)消费界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媒体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发送邮件:Jubao_404@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投诉举报邮箱: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赢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76428号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53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