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23年,钢铁行业的颓势仍没有明显改观。
据时代财经不完全统计,截至7月18日,已有24家上市钢企公布2023年上半年业绩预告,其中20家钢企预减,4家预增。在业绩预减的20家钢企中,3家增亏,8家首亏,1家减亏,1家续亏。
24家披露业绩预告的上市钢企预计上半年业绩情况。数据来源:Choice;制表:时代财经
对于业绩低迷的原因,多家公司在半年度业绩预告中分析称,2023年以来,钢铁行业下游市场偏弱,钢材价格大幅下跌,但成本端仍保持高位,导致盈利空间受到挤压。
上海钢联资讯总监徐向春在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表示,钢铁作为一个周期性的产业,和整个经济周期的波动,尤其是和房地产的景气度密切相关。房地产从2020年开始出现调整之后,所带来的钢铁需求持续收缩,对钢材价格形成巨大拖累,最终导致钢铁的利润受到影响。
仅4家企业业绩预增
2022年,被视为钢铁行业“历史最差一年”,市场供需失衡、钢材价格下跌、成本压力上行,整个钢铁行业普遍承压。进入2023年,钢铁上市公司的业绩仍旧“惨淡”。
在已披露业绩预告的24家钢铁企业中,18家钢企预计上半年盈利同比下降,有10家公司出现亏损且预减幅度均超100%,4家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同比预减幅度超过80%,仅6家企业预计同比增长。
净利润亏损预减幅度较大的是酒钢宏兴(600307.SH),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7亿元,去年同期为-4261.48万元,同比下降约831%。
对于业绩下滑原因,酒钢宏兴表示,今年上半年,全国粗钢产量保持较高水平,国内市场供需态势未发生显著好转,原燃料价格回落影响钢企采购成本重心下移,但受钢价大幅下跌影响,钢企利润持续下滑,经营压力进一步加大。
首亏且亏损额度最大的是马钢股份(600808.SH),预计上半年亏损22.38亿元左右,上年同期净利润为14.28亿元,同比减少256.72%。该公司表示,上半年,钢铁行业下游需求恢复不及预期,钢价低位震荡,成本端保持相对高位,钢材价格降幅明显大于铁矿石价格降幅,钢铁行业盈利空间受到严重挤压。
国内头部钢企鞍钢股份(000898.SZ)上半年由盈转亏,预计净亏损13.47亿元,同比下降约178%。面对业绩亏损,鞍钢股份称,上半年钢铁行业延续去年下半年弱市行情状态,下游需求持续不振、钢材价格呈低位振荡趋势,原料端虽联动下行,但降幅远低于销售端。
尽管大部分钢企业绩表现不佳,但仍有企业获利。上半年,友发集团(601686.SH)、武进不锈(603878.SH)、常宝股份(002478.SZ)、盛德鑫泰(300881.SZ)发布业绩预增预告,其中增幅最大的是常宝股份,预计实现净利润为4.2亿元-4.8亿元,同比增长133.76%-167.16%。
常宝股份表示,公司经营业绩较去年同期实现较大幅度的增长,主要原因为公司持续拓展新市场新产品,产销量同比保持增长,产品盈利能力提升等。
有业内人士向时代财经表示,钢铁上市公司的2023年上半年的惨淡业绩与行业自2022年下半年持续走弱有关。国际形势复杂严峻、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导致钢铁行业下游需求减弱,钢材价格下跌,原燃料成本上升,整体效益指标处于低水平。
钢铁需求已到饱和阶段?
国家统计局今年1月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实现营收8.72万亿元,同比减少9.8%;利润总额365.5亿元,同比减少91.3%。中钢协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会员钢铁企业营收同比下降6.35%,利润总额下降72.27%。
在整体效益指标较低的情况下,我国钢铁行业下游需求减弱。7月12日,中钢协披露的“2023年7月上旬重点统计钢铁企业产存情况”显示,今年7月上旬,重点统计钢铁企业钢材库存量1589.83万吨,比上一旬(即6月下旬)增长7.56%,比去年底增长21.6%。
观其价格,据兰格钢铁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6月份兰格钢铁综合钢材价格指数均值小幅上移,月均值为4081元/吨,较上月上升0.4%。
徐向春认为,钢铁的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目前钢铁的需求从前期的高位降低之后逐渐企稳,但向上动力不强,如果企业没有及时调整供应,仍按照之前的思维方式或自身产能去生产,可能会导致供应过大的问题。如果供应不受控制的话,下半年钢铁价格不会很乐观。
对于后市,徐向春向时代财经表示,当前来看,钢铁产业及需求已经到达饱和阶段,接下来是从饱和开始缩水,还是在饱和点高位进行波动异常关键。如果在饱和点波动的话,意味着需求不会发生大的收缩,钢铁行业压力会相对小一些,如果到达饱和点,随着房地产的收缩,需求同时收缩,这个是非常糟糕的事情。
对于企业来说,降本增效、压缩库存是面对行业面临超预期的困境的办法之一。徐向春同时表示,进入成熟期饱和期后,对于过于分散的市场格局,要经过兼并重组来减少生产厂商的数量,减少过度竞争,在存量中要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同时要控制生产成本,更好的适应市场供应过剩的情况。
(来源金融界)消费界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媒体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发送邮件:Jubao_404@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投诉举报邮箱: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赢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76428号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53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