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特斯拉在北京石景山区的首家体验店——京西大悦城体验店迎来盛大开业,成为特斯拉在北京市场的又一重要布局,同时也标志着特斯拉在北京市场的深耕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截至目前,特斯拉已在北京开设了23家体验店与服务中心,以及2家自营钣喷中心。另外,特斯拉还在京建设开放了超过124个超级充电站和53个目的地充电站,已拥有累计超1100根对外开放的充电桩,形成了覆盖全北京的充电网络。今年四月,特斯拉也面向部分品牌新能源车辆,在北京、上海开启了“充电网络开放试点计划”,邀请更多的新能源车主一起感受更便捷高效的补能方式。后续,特斯拉将加快在体验中心、服务中心和充电基础设施方面的布局,为消费者提供更便捷的一站式购车用车服务体验。
激发消费活力,持续提升服务能力和用户体验
得益于石景山区全面营造便利高效的政务环境以及各个部门的支持与配合,特斯拉石景山首店项目落地高效且顺利。入驻以来,石景山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的营商环境,坚定了特斯拉在此长足发展的信心。未来,特斯拉京西大悦城体验店将持续深耕本地市场,充分激发消费活力,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与传统车企的经销模式不同,特斯拉一直坚持直营模式,确保价格统一且透明,最大程度地为车主降低购车成本、使用成本和时间成本,不仅更好地保证了用户体验,也有利于绿色生活方式的进一步传递。在新店开业的活动现场,车主闻先生分享了他与特斯拉的故事——在深入了解特斯拉的产品后,闻先生在3年前换掉了自己的油车,并购入了一台后轮驱动版的Model 3,加入了纯电出行的车主阵营。“我身边很多朋友在我的推荐下最终也成为了特斯拉车主!”闻先生兴奋地分享到,“最近北京市也正通过置换购车补贴政策鼓励大家改变交通出行方式,选择电动车,我认为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消息,希望我们都能够为交通领域的节能减排贡献一份力量”。
特斯拉京西大悦城体验店开业后,将为石景山区的消费者带来更多与特斯拉亲密接触的机会,让大家享受到更便利的看车、购车、用车服务。同时,京西大悦城体验店的开业,也是石景山区电动车市场的一次重要突破,期待特斯拉未来能为北京消费者带来更好的消费体验。
宠粉在线,一大波惊喜福利和活动等你来参与
硬核的产品力和一流的服务,是特斯拉在中国市场赢得消费者认可的主要原因。特斯拉的电动车以其先进的三电技术、超五星安全标准、卓越的驾驶体验和先进的自动辅助驾驶技术,受到了中国消费者的热烈追捧。特斯拉的Model S、Model X、Model Y和Model 3等车型,都在中国市场取得了良好的销售成绩。此外,通过在中国设立的大量体验中心、服务中心和充电站,消费者的购车、用车也越来越便利。特斯拉还通过其便捷的车辆OTA升级服务,让产品常用常新,不断提升消费者的用车体验。
作为品牌和消费者直接互动的第一道服务入口,特斯拉门店一直是品牌与消费者深入连接的空间。特斯拉京西大悦城体验店的开业,成为品牌与北京消费者建立更深度联系的新起点,同时也将成为品牌的“新名片”。特斯拉门店一直聚焦消费升级,持续改进用户体验。7月,京西大悦城体验店计划举办“安全健身馆”POP-UP特别活动以及GIGA TALK交流分享活动,让更多消费者了解电动车的产品性能和特斯拉的品牌理念。除此之外,北京各大特斯拉门店正在开展1小时自助沉浸体验,通过扫码预约,消费者即可自助取车,随心开启1小时纯享试驾。未来,特斯拉将举办更多丰富多彩的活动,不断焕新用户体验,让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体验到纯电出行的独特魅力。
在中国为中国,特斯拉入华十年持续热销
2023年,是特斯拉在华的十周年。自2013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凭借产品和服务的双核驱动,特斯拉在中国市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交付量持续大幅增长,成为电动车行业名副其实的引领者。来自乘联会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5月,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交付超过7.7万辆,成为了中国最畅销的高端电动车品牌。其中,Model Y交付超过5万辆,持续蝉联全球最畅销的车。这一成就,是特斯拉对中国市场深入理解和精准定位的体现,同时也是其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收获的结果。
在中国为中国,持续热销的背后,特斯拉不仅推动了中国消费者购车消费观念和行为的转变,也推动了整个电动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未来,特斯拉还将持续在中国市场推出更多的高价值产品,并不断带来用户服务体验的升级,以满足中国消费者对更高品质出行的需求,不断树立行业的价值新标杆。
回顾在华十周年的辉煌历程,我们看到了一个始终坚持创新、始终关注消费者需求、始终致力于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的特斯拉。展望未来,特斯拉将继续秉持其“加速世界向可持续能源的转变”的品牌愿景,深化在中国市场的布局,为中国消费者带来更多的惊喜和更加美好的智能纯电出行体验。
消费界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媒体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发送邮件:Jubao_404@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投诉举报邮箱: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赢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76428号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53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