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10月15日至17日,备受瞩目的开放计算全球峰会(OCP Global Summit)在美国加州圣何塞(San Jose)隆重举行。峰会以“从创新到影响力(From Ideas to Impact)”为主题,汇聚了全球7000余名基础设施软硬件技术和应用领域的专业人士。作为全球基础设施和开放计算领域的标志性盛会,OCP峰会特别关注了AI基础设施技术生态的建设,尤其是OCP基金会宣布其人工智能开放系统战略计划后,峰会特别设置了人工智能特别关注议程(Special Focus Tracks)。
在此次峰会上,阿里云服务器研发资深总监文芳志与UALink联盟主席Kurtis Bowman联合发表了题为《UALink: Pioneering the AI Accelerator Revolution》的演讲,深入探讨了AI服务器Scale UP互连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UALink标准的路线图,UALink联盟与ALink System产业生态的合作潜力,以及阿里云磐久AI Infra 2.0服务器的落地实践思路。
UALink协议是由行业领先的AI芯片、服务器和CSP厂商联合发起的一项新标准,旨在彻底改变AI服务器Scale UP互连技术生态系统。与专注于Scale out扩展能力的超级以太网联盟(UEC)协议相比,UALink协议以其高性能内存语义访问的原生支持、显存共享,支持Switch组网模式,以及超高带宽、超低时延能力等性能优势,正在迅速构建起一个AI服务器Scale UP互连技术的超级开放生态。UALink联盟计划于10月底正式成立并开始吸纳成员加入,并在年底对外发布第一版UALink spec。
面对中国市场的挑战,ALink System(ALS)产业生态应运而生,提供具备性能竞争力和统一标准的互连系统。ALS包括ALS-D数据面和ALS-M管控面两个主要组成部分,为AI训练和推理场景提供丰富的能力和特性支持。ALS-D将支持UALink国际标准,形成极具性能竞争力的数据面方案,具备并行切分算法、大显存共享、GPU超多核内存语义编程等多种显著特点。ALS-D数据面互连采用UALink协议,除了原生支持高性能内存语义访问、显存共享,支持Switch组网模式,性能上具备超高带宽、超低时延能力外,还增加定义了在网计算等特性。
遵循ALink System的规范,阿里云自主设计了面向下一代超大规模AI集群的磐久AI Infra 2.0服务器,贯穿了开放生态、高能效、高性能和高可用的设计理念。AI Infra 2.0服务器开放性地定义了AI计算节点和Scale Up/Scale Out互连系统,可以在统一的硬件架构下支持业界主流AI方案,引领AI领域的“一云多芯”。
互连系统ALink System全面兼容国际标准UALink生态,可以与行业伙伴开放共建超高性能、超大规模的Scale UP集群互连能力,一级互连64-80个节点,二级互连可达2000以上节点,提供了PB级共享显存和TB级互连带宽。
AI计算节点内集成阿里自研CIPU 3.0芯片,既能支持高带宽大规模AI服务器实现Scale Out网络扩展,又能兼顾云网络弹性、安全的要求。硬件工程方面,AI Infra 2.0服务器单机柜可以支持最大80个AI计算节点,业界密度最高;在业界率先采用400V PSU,单体供电效率可达98%,整体供电效率提高2%。在散热设计上,机柜级液冷方案可以根据实际负载动态调整CDU冷却能力来降低能耗,单柜冷却系统节能30%。最后,在运维管理上,全新的CableCartridge后维护设计,支持全盲插,零理线易运维、零误操作,维护效率提升50%。
在可靠性方面,AI Infra 2.0服务器支持弹性节点、智能路由、高可靠供电、分布式CDU等技术,可以实时监控、探测各种硬件故障并自愈,硬件的故障域也缩减到节点级。
阿里云在ALink System产业生态建设上,秉持开放合作的策略,推动互连技术领域的发展和繁荣。自今年9月ALink System产业生态在开放数据中心大会上正式发布以来,目前已有20多家AI芯片、互连芯片、服务器整机硬件和IP设计厂商加入,成员单位已就相关协议标准制定和实行路径选择展开交流。
除了积极拥抱UALink和牵头成立ALink System产业生态,阿里云还是OCP、CXL、UCIe和UEC等多个互连技术行业组织的创始成员或技术委员会成员,并用实际行动支持相关开放互连技术标准的制定和落地。通过这些合作和努力,阿里云磐久AI Infra 2.0服务器与UALink联盟的携手,不仅展示了阿里云在AI基础设施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也体现了阿里云在推动开放计算和AI技术发展中的领导地位。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合作的深入,我们有理由相信,阿里云将继续引领AI技术的未来发展,为全球客户提供更加强大、灵活和高效的AI基础设施解决方案。
消费界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媒体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发送邮件:Jubao_404@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投诉举报邮箱: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赢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76428号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53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