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现实数字人成为世界上第一位数字宇航员,在航天新闻报道、知识科普等领域与年轻人建立了沟通;“紫禁城最大的裸眼3D文物”实现了22倍的高清放大文物,让观众体验到千里之外物理展览难以感受到的丰富细节;“光影振兴智能修复引擎”技术让张国荣“跨时空”举办了高清音乐会。数字媒体领域正在迅速发展和变化。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数字媒体领域将呈现出更加多样化、丰富和创新的发展趋势,为人类带来更丰富的视听体验和商机。腾讯研究院发布报告称,2022年,文化技术的整体应用呈现出现实共生、视听多维、跨境应用等新趋势。
亮点1
人工智能绘画领域被引爆
生成式AI技术为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注入了新的动能,改变了大众内容制作与交互的范式。
AIGC是“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eneratedContent),它代表了人工智能技术向创造力的转变。2022年无疑是生成人工智能的“亮点时刻”:例如,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质量和类型的丰富性大大提高,进一步提高了人工智能集成器内容的多样性。文本到图像、文本到视频、静态图片到3D动态场景、3D内容创建等应用类型不断出现。例如,Open人工智能DALL-E2、StableDiffusion、MidJourney等可以生成图片的AIGC模型引爆了AI绘画领域,加速了AIGC进入公众视野。主流互联网公司也推出了自己的图片和视频生成模型。
同时,人工智能模型的发展可以“提高大众内容制作的质量和效率”。人工智能集成电脑的应用为文化艺术创作提供了创造性的辅助工具,甚至降低了文化艺术创作的门槛,或将促进文化生产和消费的进一步“流行”。游戏设计师杰森·艾伦使用MidJourney模型生成的“太空歌剧院”成为第一个获奖的人工智能生成艺术。
亮点2
虚拟制作技术广泛应用于综艺节目和晚会
2019年推出的美剧《曼达洛人》在拍摄过程中采用了突破性的虚拟制作方法,给内容制作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虚拟制作主要利用LED和游戏引擎创建虚拟场景,并与拍摄现场的真实角色实时集成。
2022年,随着虚拟生产硬件成本的降低和技术的成熟,虚拟生产在中国的应用速度加快,特别是在综艺节目、派对等领域。例如,2022年,河南电视台“美妙之旅”系列节目通过了“5G”+XR技术实现了舞台与虚拟场景特效的结合,将河南历史文化中最耀眼的元素与精彩的歌舞、戏曲、武术等艺术表演相结合。
另一方面,虚拟制作技术增强了实时互动体验,创造了“虚拟化在场+实时互动”的内容直播效果。2022年腾讯冬奥会节目《赢冰雪》邀请数字人“星瞳”参加演播室讲解。借助远程捕捉技术和自主研发的“互动连接系统”,“星瞳”与真人嘉宾同台互动8小时,丰富了传统演播室的内容效果。
亮点3
数字人社会服务场景广泛拓展
随着数字人生产效率的提高,2022年高保真数字人、超现实数字人和人工智能数字人进一步成熟,为提高行业效率和服务升级提供了人性化的工具,引发了数字人社会应用的新爆发。
2022年,随着数字人生产效率的提高,社会生活和服务场景中的“数字人含量”实现了爆炸式增长。
一方面,高保真数字人和超现实数字人增强了信息交互的沉浸感,为新闻报道、直播、综艺节目等领域提供了创新商业形式和吸引年轻人的突破。例如,新华社与NExtstudios合作,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数字宇航员,作为一个超现实的数字人,实现了现实、精致的外观塑造,在航天新闻报道、知识科学等领域与年轻人建立了沟通,成为数字人帮助媒体整合的典型案例。
另一方面,AI驱动的数字人可以在各种场景下提供接近现实生活的服务,成为媒体、文化旅游、金融等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器”。2022年,数字人整合了语音交互、自然语言理解、图像识别等AI能力,成为“数字员工”,进入媒体、文化旅游、金融、电子商务等领域,承担信息广播、文化旅游导游、座位客服等多种角色。比如央视AI手语主播“听话”参加国际冰雪比赛,首次实现了AI手语解说比赛的直播,可以用手语表达160多个词汇和短语。
亮点4
三维数字建模有助于传统文化“数字永生”
通过3D数字建模生成文化遗产,真实再现或恢复历史长河中消失的遗迹。这条文化数字路径于2022年进入应用爆发期。文化遗产的3D恢复更加精细、逼真、身临其境,开辟了传统文化“数字永生”的新路径,进一步缩短了公众与文化遗产的距离。
紫禁城和腾讯联合举办沉浸式数字体验展,向公众展示“紫禁城最大裸眼3D文物”,让文物22倍高清放大,让观众体验丰富的细节,同时打破物理空间限制,紫禁城文物展览“携带”到距离紫禁城博物馆2000多公里的广东深圳,数字技术帮助文化遗产焕发新的活力。
亮点5
超高清视频实现“经典重生”
2022年,音乐会在“云模式”下重建了内容的供应和分发模式,探索了一种相对成熟的市场模式。其中,“超高清视频技术+社会推荐技术”的结合恢复了沉浸感、实时性和线下表演的社会化三大优势,也引发了表演市场的非凡热点。
一方面,超高清视频技术的成熟保证了在线音乐会的高质量内容供应,并为用户提供了接近现场的观看体验。同时,智能超高清视频修复技术进一步丰富了超高清内容的供应。在超高清内容制作端,长期存在超高清内容制作、经典老电影、视频高清成本高、效率低的痛点。通过人工智能视频修复技术,大量画质差的经典文化作品可以“经典重生”。
比如2022年,微信视频号与腾讯多媒体实验室、TMElive推出的张国荣“热情”音乐会,采用多媒体实验室开发的“光影焕新智能修复引擎”,利用智能分析、画质修复、画质提升、智能编码四大模块,修复了时间跨度大带来的划痕、噪音、失真、色彩等问题,使音乐会内容的分辨率提高了6倍。
另一方面,直播技术与社会推荐技术的结合提高了音乐会的在线分发效率,进一步恢复了线下表演的实时性和社会性。直播可以通过实时表演给观众一种“参与感”和“共享感”。
亮点6
游戏引擎成长为“新工业软件”
2022年,在硬件和软件突破的加持下,游戏产业实现了更大规模、更流畅、更逼真的实时3D体验,也促进了游戏引擎更广泛的跨境应用。
一方面,游戏引擎可以支持文化创意活动,丰富身临其境的体验,并有望在文化领域创造通用和开放的技术能力。例如,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表演创意首先在游戏引擎中进行模拟、预览和调整,然后进入现实世界,有效提高了内容制作和表演协作的效率。
在文化保护场景中,敦煌研究院与腾讯共同推出了“数字敦煌”项目。通过数字扫描、游戏引擎、云游戏等游戏技术,毫米高精度复制了敦煌藏经洞及其百年前6万多件珍贵文物,生动诠释了藏经洞及其背后的千年文化故事。北京文物局发起的“数字中轴线”项目,通过高清数字扫描和各种游戏技术的结合,恢复了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的风格。“数字中轴线·小宇宙”产品将于2024年6月推出,创造全新的身临其境的展览体验,让公众足不出户就能体验到北京中轴线背后丰富的历史文化。
2023年,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下,敦煌研究院与腾讯联合打造了“数字藏经洞”。游戏技术首次利用毫米高精度数字化还原莫高窟藏经洞及其文物壁画细节,营造风格沉浸式的深度互动体验,让用户一键“穿越”到晚唐、北宋、清末等历史时期的敦煌,亲自“参与”藏经洞从洞窟开挖、室藏万卷、再现于世、文物流散到再次聚集的全过程。
消费界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媒体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发送邮件:Jubao_404@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投诉举报邮箱: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赢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76428号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53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