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苏向杲
深受投资者关注的A股上市银行分红派息计划方案相继公布。
截止到4月13日,已经24家上市银行公布2022年年度报告。在其中,23家拟开展股票分红,总计年底分红金额达5373亿人民币,工行等9家机构股票分红占比高于30%。好几家银行高管最近在销售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将来将继续保持相对较高的分红比例。
上市银行股票收益率主要表现尤其醒目。以4月13日收盘价格测算,有15家股票收益率(税前工资,相同)超出5%,11家超6%,最高可达7.3%。采访业界人士觉得,从股票收益率角度而言,银行股票具有中远期升值空间。
国有六大行
拟年底分红超4000亿人民币
国有六大行是股票分红的主力军,2022年拟年底分红4047.6亿人民币。在其中,工行拟年底分红额位居,达1081.69亿人民币,建行居第二,达972.54亿人民币。农行、中行、交行、中国邮储银行分别是777.66亿人民币、682.98亿人民币、277亿人民币、255.74亿人民币。
股份行层面,招行拟年底分红438.32亿人民币,暂住第一位。兴业拟年底分红246.8亿人民币,中信、光大拟年底分红额也超百亿,各自达161亿人民币、112.26亿人民币。
分红比例层面,工行等9家机构都超过30%,也有11家机构分红比例高过20%,整体看,银行股票保持着较一定比例分红。
但是,也有少数金融机构不会选择年底分红只“配资”。如,某行表明,2022年不执行股票分红,缘故有三:一是应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这家银行让价中国实体经济,营运能力遭受一定影响。二是这家银行加速推进私募股权投资速率,制订风险化解处置预案,增加拨备计提幅度。三是商业银行资本监管措施规定日渐日趋严格,这家银行保留的盈余公积将作为核心一级资本补充,提高资本充足水准,以推动业务转型及长期性可持续发展观,维护保养投资人整体利益。
“金融机构股东分红中,交纳企业所得税、年底分红和补充自有资金是三个主要行业。年底分红和补充自有资金是上市银行能够自行调整分配行业,银行可以充分考虑发展方向需要与公司股东回报率,兼具短期内或长期明确分红比例。”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者娄飞鹏对记者表示。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记者表示,现阶段还存在着两极化状况特别注意:一是很多银行拨备率达500%至600%,有“藏盈利”之嫌;二是某些销售业绩一般、拨备覆盖率低、欠佳率较高金融机构,反倒执行一定比例年底分红,这就需要加强行业监管或加强监管力度。
渝农商行等4家上市银行
股票收益率超7%
总体来说,上市银行相对较高的分红比例有利于提升其升值空间。
近些年,相对较高的分红比例,累加银行股票大规模“破净”,上市银行的股票收益率通常比较高,一些投资人都将股票收益率与理财产品收益率进行对比。据商业银行投资理财备案托管所公布的数据信息,2022年各月度总结投资理财产品平均收益仅是2.09%。而股票收益率来说,以4月13日收盘价格测算,渝农商行等4家上市银行的股票收益率超出7%,农行、中行、工行、建行等7家机构的股票收益率也超过6%。以上23家上市银行均值股票收益率达5.3%。
“金融机构理财收益主要表现差异很大,而银行股票股票收益率那么高,假如追寻中远期平稳长期投资得话,银行股票比较合适。”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陈雳对记者表示。
娄飞鹏还表示,现阶段银行股票总体公司估值比较低,近年来随着经济恢复,银行股票是比较好的投资方向。
并且,将来上市银行有望继续维持较一定比例分红,从而为保持相对较高的股票收益率带来了一定基本。
招行老总缪建民表明,做为上市企业,每一年都应对公司股东维持一定比例的年底分红。由于投资人投资上市公司目的就是为了获得资本收益和获得年底分红。资本收益有非常大的可变性,但年底分红明确,因为只有保持一定的分红比例,投资人的盈利才能维持比较稳定。
建行首席运营官生柳荣表明,建行大体上30%的分红政策始终不变,但是每个盈利应该根据当初成绩表来确定。农行董事长助理韩国强亦表明,农行将继续保持相对较高的分红比例。
必须特别提示投资人是指,银行理财和银行股票是截然不同的两大类项目投资。业界人士在比较二者回报率时,更侧重于“中远期”角度。而短期看,拥有银行股票收益率不一定高过银行理财产品,银行股票通常短期波动比较大,有有可能出现得到净股票收益率的情况,且持有期越少需缴纳的股息红利税越大。
事实上,一些注重银行股票高股息率的投资者,都是偏重于长期投资。如,险资组织多年来一直重仓股拥有银行股票,在银行板块持续下跌的时候会大格局买进乃至手举牌,以求获得更多的股票收益率。此外,在最近的销售业绩在发布会上,好几家发售险企管理层确立提及,增配高股息率股票在今年的权益投资的核心对策。
消费界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媒体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发送邮件:Jubao_404@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投诉举报邮箱: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赢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76428号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53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