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咖啡,满电出发。”深圳以一句充满未来感的口号,吹响了深圳打造世界超一流“超充之城”的号角。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超充补能已成未来发展共识,成为各地政府稳增长、扩内需、促消费的“新标配”。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过程中,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为了满足新能源汽车日益增长的充电需求,多地政府和企业都在加快超充站的建设和布局。
在深圳,政府提出到2023年底建成不少于150座公用超充站,2024年3月底前建成不少于300座公用超充站;在广州,当地则明确支持采用超级大功率快充技术,着力建设多层次多种类多场景的充电体系;在海南,政府启动了“超充之岛”建设计划,提出到2025年建成超400座超充站。除了珠三角地区,北京、重庆、山东、吉林、湖南等多个省市也相继出台了政策鼓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今年以来,天津、内蒙古、山西、河北、江苏、四川、福州、上海、浙江、河南、广西等地均有超充示范项目投入运营。
随着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产业链上下游技术和产品也在不断革新。
以特来电为例,该公司发布的全新群充4.0产品,兼顾“液冷+群充”模式,通过功率池的负荷约束,实现“群管群控,有序充电”,同时加入光伏、储能等设备,打造“充电网+微电网+储能网”一体的智能微网,降低投建成本,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站点预期收益。此外,宁德时代也发布了全新磷酸铁锂4C超充电池,实现“充电10分钟,续航400公里”的超快充速度。
加快城市超充基础设施建设,既是迎合了充电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的趋势,也是符合市场需求和产业升级的需要。对于需求端而言,新能源汽车车主可以更便捷的充电,享受多元化的补能方式选择,市民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也会随之加强。对于产业端而言,利于支撑运力车辆的更换,推动有效经营性设施的投资,调整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带动新能源产业的升级与变革,增加城市活力和竞争力,促进可持续发展。
虽然当前超充基础设施建设面临一些痛点,如在售车型不多,电力资源不足,超充电池研发、超充桩建设等方面的资金投入与后期汇报还不够匹配等。但是随着整车厂、动力电池厂、充电运营商、电网等多方的整体协调联动,这些困难在逐渐得到克服。
与传统汽车行业相比,新能源汽车更强调智能化、大数据、体验服务等软实力发展,多地政府和企业都在加快超充站的建设和布局,以满足新能源汽车日益增长的充电需求,比如通过政企联动的形式,在高速公路和城市中心等核心应用场景打造标杆示范,因地适宜按需推进超充设施落地,加快充电基础设施的全面升级和技术迭代。
消费界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媒体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发送邮件:Jubao_404@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投诉举报邮箱: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赢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76428号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53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