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卓泳
抢订单、赶生产、忙研发、拓市场……从生产车间到实验室,从产业园区到港口码头,这个春天,广州四处一片繁忙。
在科创驱动实现制造业当家的广州,今年依旧将“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列为十项重要任务之首。在连续四年工业投资稳定在千亿元以上的基础上,2023年的广州提出了一个“小目标”:力争工业投资超1800亿元。
如何实现?证券时报记者深入广州企业车间、产业园区、港口码头,探寻挺起广州制造业“脊梁”的核心动力。
制造车间机器设备全速运转
下午3点,午后的阳光射进布满机器设备的生产车间里,测试人员正紧张地为生产出来的电子散热产品做检测,这是广州华钻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忙碌的一幕。“我们在疫情期间抓紧研发,给意向客户寄送产品样本,今年开年就收到了不少客户的良好反馈,现在开始投入生产了。”这是一家提供电子芯片热控制整体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集超导热技术和超导热器件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与销售于一体,公司负责人陈文化对记者表示,此前受疫情影响业务开展受限,疫情趋于平稳后,公司加速业务布局,“这两个月我们已经在全国多地展开需求摸底,还打算近期出国找订单。”陈文化表示。
站在“制造立市”的起点上,广州开始向“智造强市”前进。过去一年,广州的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占制造业投资比重超过50%。
今年广州将继续实施先进制造业强市战略,大力实施“强芯”“亮屏”“融网”“智车”等工程,全年安排产业类项目超800个。
华南新材料创新园便是广州高端制造业的一个重要聚集地。据介绍,园区内当前入驻企业达520家,主要分布在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智能制造、节能环保几大类,其中新材料行业占比高达53%,另外还有近100家生物医药企业。截至目前,园区内有高新技术企业165家,专精特新企业65家,规上企业72家。
“今年咨询入驻的企业量正在回升,而且入驻企业的门槛和资质更高了。”园区总经理谢泽帆对记者表示,今年园区拟成立以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产业为主导的华新园专精特新企业协同创新中心,加快构建专精特新企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先进制造,检测先行。对“制造业当家”的广州来说,强有力的检测服务业是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广电计量广州可靠性与环境试验实验室里,一排排设备有序运转,工程师在其中灵活穿梭,无声而忙碌。一季度,该实验室承接了某新能源汽车主机厂客户两款控制域项目,任务周期紧迫,测试步骤繁琐。实验室主任刘蓓辉表示:“可靠性与环境试验实验室的设备基本上是不间断运转,需要24小时留人值守。”期间,项目组除了假期全程跟进两款控制域项目,还参与夜班轮值,严格按照客户大纲,保质保量开展测试,为项目顺利推进创造了条件。
这只是广电计量公司众多实验室中的一个。开年以来,广电计量在全国的26个实验基地全速跑了起来,相当部分的实验室测试样品多、测试任务重,为公司抢抓了兔年“开门红”。广电计量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欧楚勤对记者表示,目前广电计量各业务线、各区域都已经开足马力,“随着消费复苏和经济增长,公司今年将加速优化综合业务布局,打造线上+线下全国服务网络,还将有序推进广电计量在广州的总部基地建设。”欧楚勤表示。
基础研究实验室研发忙
只要系在头顶上,就可以用“意念”操控轮椅自由行走,并对大脑发出的指令做出响应,这是广州琶洲实验室里展出的一个“智能头环”,这个穿戴设备可采集脑电等多模态信号,通过大数据算法,进行信号分析,用连接头环的机械臂来完成人脑所想的一些简单动作。据介绍,这套设备可化身“养老助残机器人”为特殊人群解决生活困难。而这只是琶洲实验室里的一个基础科研项目,记者在实验室里看到,数十个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领域的前沿科研项目陈列展示,涉及制造、医疗、司法、交通、城市建设等多个领域。
新年伊始,广州琶洲的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建设热火朝天,近20个企业总部项目正抓紧建设,作为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的重大创新研发平台,琶洲实验室同样一片繁忙。据介绍,琶洲实验室是广东省为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所设立的10个省实验室之一,围绕新一代人工智能、未来通讯技术、数字经济等方向开展基础研究。记者了解到,目前这个实验室里有超过50个科技重大项目在加速推进,与此同时,有15个创新成果正在加速转化。
基础科研是广州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并加速创新要素聚集、与产业链上下游碰撞,最终形成创新生态。琶洲实验室所在的华新科创岛便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创新载体。华新科创岛园区运营负责人对记者介绍,目前园区共有企业123家,从企业的行业占比来看,人工智能、数字经济与科技三个行业合计占比超过70%。“今年以来咨询入驻的企业有所增多,目前企业入驻率已经超过90%了。明显感受到企业开展业务的信心和活力都提高了。”该负责人表示。
同样聚焦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的佳都科技在今年也迎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近期,广州发布的《支持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促进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若干措施》指出,争取287个新开工项目9月底前全部开工,推进1722个“攻城拔寨”项目完成年度投资5261亿元,争取带动固定资产投资超万亿元。
“我们一直聚焦数字经济新基建领域,对于今年的建设项目进展与新签订单的落地,公司充满了信心。”佳都科技董秘赵捷对记者表示,目前公司各个“战区”已经逐步开始签单,并将加快赶工,力争一季度创造较好的业绩。赵捷还表示,在公司目前聚焦的业务场景中,广州具有丰富的场景资源,可以作为公司技术的“试验田”,如与广州地铁共同建立了一系列智慧轨交解决方案。
“外贸之城”焕新颜
2月19日,外籍油轮“阿丽亚娜”历经69小时卸船作业后缓缓离泊广州港小虎石化码头,这是继2022年10月后该码头再次接靠8万吨级油轮。据广州港集团介绍,截至2月中旬,小虎码头完成作业船舶艘次较去年同期增长33.9%。
抢订单、跑展会、建海外仓、开拓新市场……开年以来,广州外贸企业开启了“全球抢单”模式,尤其是部分商品展现出强大的市场需求。广州港生产业务部部长范健文对记者表示,开年以来港口生产整体平稳有序,外贸粮食和外贸出口商品汽车实现较好增长,其中,外贸粮食作业量同比、环比分别增长9%、35%;外贸出口商品汽车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单月突破3万台,同比、环比分别增长28%、36%。
作为全国“外贸万亿之城”,2022年广州外贸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外贸进出口总值达1.09万亿元,年度规模创历史新高,占广东省外贸总值的13.2%。范健文表示,作为外贸商品重要的出海通道,今年广州港将加大欧美远洋干线拓展力度,加强俄罗斯、南美、一带一路等方向新航线培育;还将发挥汽车业务能力和集群优势,抢抓国内汽车出口市场机遇。
广州在大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协同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金融业与先进制造业的深度融合,金融为广州“制造立市”注入了强大动能。日前,广州2000亿元母基金落户南沙,以“子基金+直投”模式,投向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新能源、生物医药与健康、先进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消费等重要产业领域。除了千亿母基金起航之外,进入2月,多家金融机构加快投资布局广州,多个金融服务新项目相继落地,如广东省粤科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揭牌,成为广东省创新创业基金运作实体;广州首家券商资管子公司万联资管落户南沙……
“我们在广州投资的项目超过20个,总投资金额超过7亿元。”广东中科科创创业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投资业务负责人端木梓榕对记者介绍,基金在广州投资的项目重点分布在医药医疗大健康、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业和数字经济领域,其中生物医药的比重较大。在他看来,广州坚持“制造立市”,因此涌现出不少战略新兴产业的好项目,在市场投资触底回暖的情况下,今年公司将继续加大对广州的关注度,寻找更多专精特新企业和科创领头羊企业。
资本投资的信心来自广州殷实的上市企业“家底”。自2020年《广州市加快推进企业上市高质量发展“领头羊”行动计划(2020-2022年)》实施以来,三年间广州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64家,全市累计培育境内外上市公司244家,累计募集资金超5800亿元,现有境内外上市公司数量达到218家,总市值近3万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广州不仅过去三年上市企业增长迅速,未来发展也后劲十足。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广州共有超400家企业纳入拟上市企业资源库进行动态管理,上市后备力量充足。“我们预计今年有4家被投企业会上市。”端木梓榕表示,在市场投资触底回暖的情况下,公司今年将加大布局,加快挖掘科创独角兽和培育上市公司。
消费界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媒体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发送邮件:Jubao_404@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投诉举报邮箱: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赢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76428号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53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