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孙忠
银行业金融管理相关标准实施的过渡期即将结束。招商银行、光大、交通银行等金融公司最近降低了其产品性能比较基准。一些市场参与者表示,考虑到近期市场环境的变化,这是适度降低绩效比较基准的窗口。
纷纷降低产品性能比较标准
近日,多家机构降低了理财业绩比较基准。
6月1日,光大理财“阳光金私享增利稳定日购(300天最低持有)发布业绩基准及说明书调整公告。根据公告,该产品的性能比较基准从3.40%调整到4.20%,从3.05%调整到3.55%。
招商银行理财旗下的“招商零售青葵系列半年定开12号固收类”最近也调整了业绩基准,从原来的2.70%到4.40%调整到2.50%到3.70%;交银理财“稳享固收增强14个月固定开放1号”将业绩比较基准从4.40%的固定值调整为2.40%至4.50%的区间值。
此外,许多金融公司也有调整产品绩效评价标准的迹象。
总体而言,许多金融产品调整后的业绩基准明显收敛,并选择区间数值类型进行显示。
调整旨在满足新规的要求
根据多份业绩基准调整公告,本次调整旨在满足最新自律政策的要求。
招商银行金融产品公告称,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金融产品性能比较基准展示行为准则,以及金融计划产品合同条款的相关协议,修订产品合同性能比较基准相关条款,进一步细化性能比较基准的原因、计算依据或计算方法。
2022年12月30日,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了《中国银行业金融业务自律规范》和《金融产品业绩基准展示行为准则》,这是银行业金融业务的两份重要自律文件。
根据《金融产品绩效比较基准展示行为准则》,金融产品绩效比较基准应与预期收益率严格不同,不具有约定收益的意义,禁止直接取代或实际取代预期收益率,禁止误导投资者在销售活动中以预期收益的概念,禁止通过调整收益变相实现绩效比较基准。同时,该标准提供了固定数值类型、区间数值类型和指数类型三种性能比较基准。
中国银行业协会在《金融产品性能比较基准展示行为准则》的解释中表示,该准则的过渡期为自文件公布之日起6个月。目前,过渡期即将结束,新规则将从7月份开始适用。
主动降温,担心风险
除了过渡期结束外,市场因素也是许多机构考虑调整业绩基准的重要因素。
许多产品公告称,根据产品的实际操作需要或其他原因,调整性能比较基准。1号金融产品在公告中表示,根据产品投资范围和投资周期,通过股权资产或优化投资策略,综合评价宏观经济环境、债券和股票市场的历史趋势,参照近期利率水平、综合财富指数收益率、股票市场估值水平、投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收益水平,考虑资本利得收益,结合产品投资策略进行综合计算。
根据上述产品公告,根据本产品的投资特点,考虑到资产的信用利差、长期敞口和流动性溢价,预测性能比较基准的波动范围。扣除相关税费后,产品性能比较基准的下限为2.40%,产品性能比较基准的上限为4.50%。
一位银行财务管理相关负责人表示:“从不同产品披露的口径来看,除了监管政策因素外,市场环境的变化也使银行金融产品的收益率开始趋同。”。
普益标准数据显示,新发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业绩比较基准已连续两个月下降。普益标准研究员李霞表示,2023年4月,全市场新发布了2434款金融产品,其中317款是开放式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3.57%,环比下降0.16个百分点;2117款是封闭式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3.65%,环比下降0.04个百分点。虽然5月份的数据尚未披露,但从5月份的几个周度数据来看,封闭式产品的平均绩效比较基准仍没有上升的迹象。
一些接近市场的人士表示,债券市场最近有所上升,但波动性开始增加,银行金融管理的大部分资产都分配在债券市场上。在短期内,投资者很难获得如此可观的回报,潜在的回报率正在下降,批量获得高质量和稀缺目标的能力也很弱。因此,根据市场环境适度降低绩效比较基准是一个更务实的选择。
中信证券固定收益分析师明确认为,今年下半年,随着早期宽松政策的逐步释放,债券市场对经济基本面的预期可能会逆转,从而提高利率水平。
截至2022年底,银行金融固定收益产品存续规模为26.13万亿元,占所有金融产品存续规模的94.50%。
银行财务管理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银行金融产品调整业绩基准的时间窗口。目前,债券市场牛市尚未逆转。面对潜在的市场波动,适度调整业绩基准有助于降低市场预期过高,也有利于投资经理的合理投资。
消费界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传播内容仅以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我们会及时处理,举报投诉邮箱:Jubao_404@163.com,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赢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76428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53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