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本基金”真的能保本吗?
谨防风险缓冲产品
“看不见”风险
◎记者 马嘉悦
“产品损失由经理补充,触及止损线清算,妥善保证资本。”最近,一种风险缓冲产品似乎很受欢迎。
据报道,此类产品由信托公司设立,资金投资于私募股权基金,私募股权经理以自己的资金跟进投资,优先承担产品损失,以实现资本保护效果。虽然这似乎是合规和合理的,但这些产品也隐藏着风险:如果市场调整迅速,产品不能顺利清算,投资者会失去本金吗?一旦投资者以资本保护为预期的损失,信托公司和私募股权经理建立的信任如何恢复?
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风险缓冲产品满足了低风险偏好投资者的需求,但我们必须注意尾部风险的提示。同时,私募股权经理应提高其专业水平和风险控制意识,努力为投资者创造稳定的绝对回报。
私募基金能“保本”吗?
近日,《上海证券报》记者从业内人士处获悉,风险缓冲产品相当受欢迎。所谓风险缓冲,是指信托公司设立信托计划,直接投资于私募股权基金。在此过程中,私募股权经理需要使用自己的资金跟进一定比例的投资,并与投资者就风险缓冲期达成一致。私募股权经理在约定期限内率先承担产品净值损失。同时,信托产品投资的私募股权基金会设置预警线和止损线,一般跟踪投资比例高于产品触及清算的损失范围。
“这种产品结构实际上意味着投资者购买优先股,私募股权经理购买劣质股,从而实现投资者伪装的资本保护,类似于给资本保护抽屉协议‘穿背心’。”上海一位定量私募股权人士透露,这些产品在两三年前销售,因为它不仅可以满足信托公司标准产品转型的需求,还可以帮助小型私募股权利用更大的规模。
一些管理信托FOF的人承认:“大多数愿意与信托合作的结构化产品的私募股权都处于扩大规模的阶段,特别是定量私募股权更愿意配合发行这些结构化产品,因为它们的自然优势可控,波动小。此外,该行业的大多数风险缓冲期约为1年。一年后,这些产品可以转化为正常的资产管理产品,这是私募股权排水的好方法。”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类产品的发展自去年以来呈现加速趋势,私募股权经理的投资比例也在下降。“过去一般要求投资30%或20%,现在很多私募股权只提出投资10%甚至更少。”据媒体报道,某信托公司发行了一款风险缓冲产品,私募股权基金的预警线为0.96元,止损线为0.95元,产品约定的投资比例下限低至7%。
“看不见”的风险最可怕
从合同的角度来看,风险缓冲产品似乎可以实现资本保护的效果,但许多业内人士建议,这些产品隐藏的风险不容忽视,特别是投资比例较低的产品需要特别警惕。
首先,产品有损失的风险。上述信托FOF人士表示,以后续投资比例为7%的产品为例。虽然后续投资比例高于清算损失比例,但在极端市场,如一些持仓目标持续下跌,产品最终损失可能达到10%甚至更高。这样,后续投资的7%显然无法保证资本,投资者的损失范围也不确定。
一些定量私募股权人士透露,为了降低损失风险,大多数参与风险缓冲产品的私募股权基金都是市场中性策略,但市场中性策略在历史上也遭受了巨大损失,因此风险缓冲产品根本无法真正保护资本。
根据私募排网统计,2021年前11个月市场中性战略产品最大回撤平均值为4.97%,其中73种产品最大回撤超过10%。
其次,一旦产品亏损,信托公司和私募股权经理的损失不容忽视。“目前,许多销售人员在推广此类产品时会淡化尾部风险,推广对象也是一些风险偏好极低的客户。一旦产品给客户造成实际损失,投资者对机构的信任度将急剧下降,一些投资者甚至将被迫承担超出承受能力的风险。上海一位私募股权研究员承认,许多雪球结构产品的投资者在去年4月的最后一周因尾部风险而受伤。
绝对收益产品需求快速增长
在风险缓冲产品快速发展的背后,实际上是对绝对收益产品的巨大需求。
一位信托人士告诉记者,在信托行业打破交易所后,大量的信托客户“不知道该买什么”,现金管理产品或非标准项目的数量甚至需要购买。”但事实上,信托客户不仅购买非标准资产,而且对股权资产非常感兴趣,只是因为信托FOF产品和私募股权基金可能是非标准资产的重要替代品之一,因为股市波动较大,未来风险控制能力较强。”
面对巨大的需求,许多私募股权已经或正在通过丰富的子策略和创新策略来平滑净值波动。
例如,艾芳资产负责人蒋凯表示,任何单一类别的策略都很难穿越所有的市场环境和周期,因此推出了一系列波动性平衡产品。投资目标包括股票、可转换债券、商品期货、期权、股指期货等,以尽可能平滑投资组合的波动。
瑞瑞投资投资总监袁磊也表示,为了提高投资组合的抗风险能力,公司正在尝试量化多策略的组合配置,并在量化多策略中叠加看跌期权,通过转移部分向上收益来缓解部分下行风险。去年,念空科技还推出了“安全气囊指数增加”
消费界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媒体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发送邮件:Jubao_404@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投诉举报邮箱: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赢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76428号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53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