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习近平在听了大家的讲话后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强调,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发展,更有效地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
习近平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许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色。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须走自己的路。如果我们不从悠久的历史连续性中了解中国,我们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现代中国和未来中国。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的进取精神,不怕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整合,即使遇到重大挫折,决定了土地、国家、民族、文明的共同信念,决定了国家统一始终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强大统一的国家是各民族人民的命运。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流与融合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宗教信仰多样化共存的和谐模式,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的开放思想。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一直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决定了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决定了中国不会强加其价值观和政治制度,决定了中国坚持合作,不对抗,不从事“党”小圈子。
习近平强调,在5000多年深厚的中华文明基础上,开拓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与中国的具体现实和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获得的规律性认识,也是我们成功的最大法宝。第一,“结合”的前提是相互契合。马克思主义不同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来源,但它们高度契合。只有相互契合,才能有机结合。第二,“结合”的结果是相互成就,创造了有机统一的新文化生命体,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成为现代,通过“结合”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现代文化形式。第三,“结合”奠定了坚实的道路基础,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更广阔、更深远的历史深度,扩大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基础。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的底蕴。第四,“结合”开辟了创新空间,使我们掌握了思想文化的主动性,并在道路、理论和制度中发挥了强大的作用。更重要的是,“第二个组合”是另一种思想解放,使我们能够充分利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第五,“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这一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第二个组合”是我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国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理解达到了新的高度,表明我党的历史信心、文化信心达到了新的高度,表明我党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化创新的意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习近平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规律性的认识,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判断。这些重要观点是新时期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根本依据。
习近平强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继续推进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坚定文化信心,坚持自己的道路,以中华民族伟大的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为基础,总结中国经验,将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独立。坚持开放包容,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继承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国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正创新,以正创新的正气和精神,继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篇章。
蔡奇在主持会议时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球战略高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国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战略性和指导性。结合正在进行的主题教育,认真组织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理解“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加强“四个自信”、做“两个维护”。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指导下,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好地肩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加强研究解释,坚持学以致用,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宣传思想文化的战略部署,增强文化信心,扎实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李书磊、铁凝、陈义琴、秦刚、姜新志等参加了上述相关活动。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中央宣传文化体系各单位负责同志、相关专家学者代表出席了研讨会。
消费界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媒体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发送邮件:Jubao_404@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投诉举报邮箱: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赢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76428号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53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