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良
新能源产业吸引了越来越多房地产企业的关注。荣盛发展近日宣布,计划收购荣盛盟固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盟固利”)68.38%的股权,帮助公司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在此之前,许多房地产企业已经转型或涉足新能源产业,恒大、宝能等房地产企业已经直接结束造车。
业内人士表示,近两年房地产行业持续调整,部分房地产企业积极尝试参与新能源行业,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然而,房地产企业能否在新能源行业找到新的突破,甚至实现业务转型仍有待观察。
许多房地产企业涉足新能源
荣盛发展最近宣布,公司计划通过发行股份购买控股股东荣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的联盟固利68.38%的股权。联盟固利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储能锂离子电池和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公告称,收购有助于公司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荣盛发展是涉足新能源产业的房地产企业多元化发展的最新案例。今年5月23日,荣盛发展发布消息,计划协调母公司联盟利润,整合房地产、房地产、旅游板块,形成发电、储能、频率调整、充电、电力三维新商业模式,探索“光存储充电一体化”模式,为企业带来新的收入和利润增长点。
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已经引起了房地产企业的关注。在房地产行业繁荣之前,一些有远见的房地产企业已经悄然布局了新能源产业。现在房地产行业正处于持续调整的痛苦时期,房地产企业将新能源产业作为其多元化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从房地产企业布局新能源产业的总体情况来看,少数房地产企业选择布局光伏和风电领域,大多数房地产企业以新能源汽车为突破点,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的一个或多个环节,包括汽车制造、汽车充电、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和回收等。
除荣盛发展外,天辰股份还计划进入新能源产业。今年5月5日,天辰股份宣布,公司计划投资116亿元建设光储一体化新能源产业基地项目。10天后,天辰股份再次宣布,公司计划投资成立全资子公司“天辰绿色能源技术(芜湖)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光伏设备及部件制造、光伏设备及部件销售等。天辰表示,新子公司将有助于促进新业务领域的发展,促进公司的战略转型,增强公司的发展势头。
在此之前,许多房地产企业已经跨境新能源产业。2021年12月,广宇发展披露了重大资产重组草案,计划将所有23家子公司的股权置于鲁能集团和都城伟业持有的鲁能新能源100%股权中,估值差额以现金形式补足。通过这笔交易,广宇发展将原有房地产业务置出,主营业务将转变为风能和太阳能的开发、投资和运营。
早在2019年,新城控股就战略性地布局了新能源业务。2019年12月,新城控股与国有上市公司成立了武盛(上海)能源设备技术有限公司,专注于综合能源服务、新能源发电、武兴悦充电三大业务,帮助新城控股建筑开发和购物中心运营阶段的降碳减排。2022年,新城控股联合武盛能源建成并网51座光伏电站,装机容量30.48兆瓦,年发电量超过2476.93万度,碳减排2.01万吨。
此外,恒大、宝能、万达、雅居乐等一批房地产企业纷纷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部分房地产企业直接投入巨资造车。5月29日至5月30日,天津滨海新区和恒大旗下的恒驰汽车发布了恒驰天津工厂生产的消息。恒驰汽车天津工厂已全面恢复生产。恒驰汽车总裁刘永卓表示,公司将全力加快恒驰5的生产和交付,继续推进后续车型的研发和生产,使企业越来越强大。
新业务能闯出新路吗?
房地产企业热衷于追求新能源产业的背后,是两大产业生存状况的巨大对比。无论是盈利能力还是增长潜力,新能源产业似乎都优于房地产行业。Choice数据显示,2022年a股新能源板块平均ROE达到5.17%,高于房地产板块1.29%;收入同比增长21.39%,高于房地产板块-8.47%;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4.58%,明显高于房地产行业-338.14%。
从销售情况来看,房地产市场销售仍处于缓慢复苏阶段。据克而瑞研究中心统计,2023年4月,百强房地产企业月销售业绩环比下降14.4%,同比增长31.6%。今年前四个月,百强房地产企业累计销售业绩同比增长,自第一季度转正以来进一步提升至9.7%。克而瑞研究中心认为,自2023年以来,中国房地产行业一直有修复预期,但整体市场购买力仍处于相对较低的历史水平。
虽然新能源产业的繁荣程度远远好于房地产行业,但一些接受采访的证券公司表示,房地产企业参与新能源产业的动机可能不同,但新能源产业在研发、技术、销售等环节的门槛较高,房地产企业成功跨境并不难。
中原房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一些房地产企业目前正面临退市的问题,因此跨境收购部分资产是可以理解的。对于一些房地产企业来说,在其他行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很难以不坚定的战略在其他行业获得主导地位。
克而瑞研究中心总经理林波表示,一些房地产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需要开辟第二条轨道,寻找新的增长驱动力。新能源是一个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支持的行业,房地产企业肯定会获得一些相应的便利。然而,新能源产业和房地产产业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房地产企业的跨境也将面临更大的风险。
“事实上,多年来,房地产企业对多元化发展的探索很少能真正产生稳定可观的现金或利润回报。因此,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与其跨越其他行业,不如围绕房地产的上下游产业链做一些熟悉的事情。这样的房地产企业多元化发展相对可靠。”林波说。
消费界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媒体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发送邮件:Jubao_404@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投诉举报邮箱: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CONSUMER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赢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76428号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5336号